正文 第74章 自然奇域(1)(1 / 3)

複活節島之謎

導言:複活節島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充滿奧秘的小島,它位於浩渺無際的太平洋東南部,它的麵積隻有100多平方千米,居民也隻有1000多人。島上的土著居民是波利尼西亞人,他們稱這個島為“地球的肚臍”或“地球的中心”。各國的史地學者和考古學家們一直向往著登上這塊神奇的土地,希望近距離地研究島上的一切,從而撥開島上的迷霧。

複活節島上的石像

在複活節島的沿海地區有大約100座石台,石台由巨大的石塊砌成,最大的高4米、長90米左右。石台上豎立著高大的石人雕像,一般每座石台上安放4到6尊,最多的安放15尊,一共800多尊。這些石雕像一般高7~10米,最高的有30多米,矮的也有3米多,重量一般有4~5噸,有的竟達90噸。它們的造型大多是長臉、長耳朵、濃眉毛、眼眶深陷、鼻子大而上翹、頭昂揚、嘴高噘,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氣模樣,有的頭上還戴著一頂用紅色岩石雕刻成的圓柱形帽子。

在島上的拉諾拉拉庫死火山附近也有不少巨大石像,這些石像背南麵北,身上刻有人物和禽鳥花紋,線條清晰,圖案優美。這裏從山頂到山腳,到處都是巨大雕像,有的已經雕刻完畢,有的還處於製作階段,光一頂未完工的石帽就重達30噸。

從散落在采石場的工具來看,這些巨大的石像是用玄武岩和黑曜石製的石刀、石鑿子之類雕鑿而成的。麵對這些造型奇特、凸現精湛雕刻技藝的巨人石像,人們無不驚歎。在驚歎之餘,人們又禁不住要發問:這些奇特的巨石雕像是什麼人的傑作?雕刻於什麼時代?為什麼要雕刻這些石像?在沒有機械設備的古代,島上的人們是怎樣搬運和豎立起這些龐然大物呢?這一係列問題,到目前為止,仍是困擾著人們的謎。

有學者認為,複活節島石像的造型與墨西哥蒂華納科瑪雅文化遺址的石雕人像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莫非它曾受到過古代墨西哥文化的影響?然而墨西哥遠離複活節島數千裏之遙,其影響似乎難以波及。

一些研究太平洋的學者認為,複活節島上的巨石雕刻應屬於波利尼西亞文化,是島上的土著居民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遺留下來的。目前一般認為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起源於東南亞,經由印度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來到太平洋的島嶼上。在皮特克恩島上也留有波利尼西亞人安放於石台上的粗製石像,這也為複活節島上的石像是波利尼西亞人所雕刻的這一說法提供了佐證。有的考古學家認為,製作這些巨大石像的目的與墓葬有關,石像便是死人的遺像。美國考古學家曾在石像下麵的神龕中發現人的屍骨。也有人認為巨石雕像是波利尼西亞人為祭祖而雕刻的。

至於用什麼方法來搬運這些巨大的石像,還沒有定論。

這批石像小的重2.5噸,大的一般重50噸,人們是如何將其從島北端的采石場運往幾十千米外的海邊的呢?當地的島民說,這是靠鬼神或火山噴發的力量。也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還有人聲稱雕刻好的石像可以借助圓木滾到海邊,但此說立即遭到反駁,理由是島上根本就沒有生長過高大喬木。

此外,有的石像還戴著沉重的石帽。一頂石帽就重約2噸,把石帽戴到巨石像頭上,起重設備必不可少。然而在幾個世紀之前,島上的居民還未掌握鐵器,怎麼可能先進到發明起重機呢?另外,島上不長樹木,連滾木滑動這種最原始的搬運設備也不可能存在,吊車裝置就更加不可思議了。此外,還有人力問題。製造800多尊石像起碼需要5000個強壯的工人。在幾個世紀之前,小島上僅生活著幾百名土著人,他們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根本沒有可能養活5000名工人。究竟是什麼力量完成這麼多石像的?是神的力量,還是外太空的力量?

最後一個就是時間問題。據考證,人類登上複活節島始於公元1世紀,石像的底座祭壇建於公元7世紀,石像雕琢於一個世紀以後。到12世紀時,雕琢活動進入鼎盛時期,前後曆經四五百年。大約到1650年前後雕琢工程停了下來。從現場環境看,當時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遇天災,比如火山噴發、地震或海嘯,但這些都僅僅是猜測。

圍繞著複活節島巨石人像包含的一係列玄奧難題,無數科學家絞盡腦汁,但百思不得其解。

複活節島上的文字

在複活節島上,人們還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文字。這些文字被土著居民稱之為“天書”或“會說話的木板”。這種木板長2米,兩麵都有用鯊魚牙齒或堅硬鋒利的黑曜石刻成的方塊象形文字。確切地說,是一些古怪的符號。這些字有的像人,有的像鳥、魚、草木,有的像船槳,有的像鉤喙、大眼、頭及兩側長角的兩足動物,還有的像螺紋、小船、蜥蜴、蛙、魚、龜等幻想的和真實的物體,還有的似乎是一些幾何圖形,將它們稱之為“天書”是最合適的。因此,無人能破譯出這些文字的奧秘。其刻寫方法也非常怪異,既不是從左至右,也不是從右至左,更不是從上至下排成豎行,而是一行從右至左,一行從左至右,前後兩行首尾相接構成奇妙的“S”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