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我產生好奇感,從小就想組織探險活動的還是爺爺曾經告訴我很多男性村民,特別是膽子大些的村民會組織一起到某個山洞探險。
爺爺有時候回憶年輕的事情也總能提到他與他的好朋友一起到離我們村不遠的一個地方,叫幹河溝的地方走了一幾次的觀音洞。
觀音洞名字來源於很久以前村民們為了平安,跪拜觀音,而將一尊觀音像抬過河對岸的村裏去建廟。
那天說了也奇怪,幹河溝故名思議,就是應為當時此處河水幹枯,都是已地下水為主,河溝表麵就算是下大雨也看不見水流出來,就在村民們歇氣準備過河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雨,村民們隻好講抬著觀音到洞中躲雨。等到雨停後村民們發現河溝裏河水高漲,不僅是露出來了,而且河水竟能比一個成年人還深,洞中從未流水出來過,之那天以後洞中就一直沒有斷過水。
後來村民覺得此事是天意,便修了橋到對岸的洞邊,此後村民祭拜觀音也在此洞中。直到後來上香拜服的人多了,便更名為觀音洞。
爺爺說:起初他們人年輕,不願相信老人說的話。
便開始組織膽子畢竟大的人去探險想談清楚水源是從哪裏來的(以後我將一直用農村說的方言“鑽洞”。)
爺爺他們期初去的時候準備了手電筒,火把,煤油,柴火等物質。就出發探洞
剛到洞口就有一陣涼風吹出,炎炎夏日在洞門口你都會感覺到一絲絲的陰冷。
幾人大聲宣化驅除寒氣後便進入洞裏。
爺爺說:大體看過一便後並沒有發現什麼洞口和異常的。一到洞內,空間大約有30平米左右,在石墩上有一尊觀音像,石墩下都是祭拜的香火。
脾氣暴躁點的二叔說到就這屁大點的地方還能別有洞天不成?出去了沒意思,老人說的都是騙我們的。
正當二叔鬧著帶人出去的時候,四叔忙叫到“別慌”!
你們拿電筒來看看這裏是不是個洞口,這麼這裏黑漆漆的看不見岩壁啊。
三舅跑去遞給四叔電筒照看後,大笑道,我就說嘛,這肯定是洞口,誰會知道那洞口竟會在觀音像的頭頂,正對觀音蘭花手指指向的地方。
洞口不是很大,兩個瘦點的人並爬著走勉強能過。
爺爺繼續說道:我們幾個找到洞口後見開始計劃怎樣才能上去,二叔帶頭爬上周圍的岩石上。找了離洞口比較近,伸手就能鉤到的地方打著電筒仔細看過後對其他人說道。
洞口不是直著上去的,而是想像樓房一樣,上去後是一個平的空間,我這裏勉強能鉤到石板,我試試能不能上去,能去你們在一個個來,我在石板上接應你們。二叔找了幾次,找了個比較容易抓撈的地方。
已掉單杠的方式,有些吃力的爬了上去。二叔打開手電筒看了看洞中的空間和環境,沒事後便讓其餘的人都上去。四叔用手電照了照洞的空間罵到,“****”,沒想到這上麵能有這麼一大塊場地,肯定是當你土匪強盜的窩點。
大體估算了一下,洞內麵積大概有7,8十平米,一塊光滑的大石板,洞高大約有2米左右的樣子。幾個人開始分開查看洞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