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環境條件

創業環境可以分為大環境和小環境,大環境是指創業的宏觀環境國家對某方麵創業的政策,是否是積極鼓勵和推動的,哪些又是嚴格控製的,比如某些汙染嚴重的行業等;大環境還包括經濟形勢、市場需求等。小環境可以認為是創業的具體環境,可以具體到創業的場所、種植基地、養殖基地、農田、林地、家庭工廠等具體的客觀環境,小環境根據個人創業項目的選擇而不同,但歸根結底都要與項目的發展相適應,有利於生產發展。

現在國家對農民創業是大力支持的,出台了許多惠農政策,加大了對農民創業的支持和投入,在大環境方麵可以說給農民創業提供了保證,國家對農民創業的鼓勵穩定了軍心,也讓農民創業更有信心。對於創業小環境的合理安排和選擇上,應該做到因地製宜,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轉化成創業的有利因素,讓創業項目能夠順利地開展。

6.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是對創業的製約條件也是驅動條件,有市場需求就有生產的需要和動力,相反如果沒有市場需求,即使生產出再多的產品也隻能滯銷,不僅沒有收益還很可能折本。因此,對市場信息要很敏感,消息渠道保持暢通。隻有把握有利的市場需求信息,才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達到致富的目的。供需關係是客觀的經濟規律,市場需求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當某種農產品供不應求時,其價格就上漲,利潤就增大,供給缺口越大;反之,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供給越多,價格就越低,這種關係是不可違背的,創業者必須掌握經濟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對市場需求要有明確的、理智的認識,不能盲目跟風。比如,今年由於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對白菜的需求量增大,白菜價格上漲,於是許多人都決定明年種白菜,如果明年風調雨順,白菜大豐收,價格就會下跌,從而造成損失。所以,對市場需求的判斷要有長遠的眼光,跟風永遠是落後一步。

7.項目風險

任何項目都有風險,在創業時一定要把項目的風險考慮充分。在項目選擇、項目投入、產品銷售途徑等方麵做好周密的計劃和考慮,爭取將風險降到最低,獲得的利潤最高。要降低風險還應該依靠當地政府的幫助,依靠農民創業擔保機構、科技人員、保險公司、金融部門等的支農、惠農政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這些政策,結合自己的創業實際,靈活運用。有些風險是可以提前預料的,並且可以避免的,比如做好市場的前期調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市場風險。但有些風險是無法預料的,比如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等,這時應該學會為創業項目投保,與保險公司聯合降低項目損失的風險。總之,創業就要有規避風險的意識,避開可以遇見的風險,對不可預期的風險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采取補救措施,把因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8.銷售途徑

產品銷售是實現盈利、獲得收入的必要手段,因此建立銷售網絡、拓寬銷售途徑是創業時要考慮的重要一環。應該采取多種途徑開展產品銷售,運用多方資源和媒體及時獲得需求信息,讓產品盡快銷售出去,避免產品積壓帶來的經濟損失。

目前,為了幫助農民創業者拓寬銷售渠道,減輕農產品銷售給農民帶來的負擔,各地政府采取了多種形式幫助農民打開銷售途徑,銷售產品。比如,?成立和維護銷售隊伍,建立農村合作社,積極拓展市場;建立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批發市場,方便農戶和客商交易;充分發揮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中介、橋梁和紐帶作用,通過走出去找市場、尋客戶、訂合同等途徑,做好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工作,等等。農民朋友也應該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媒體,多途徑、多形式宣傳推介產品,尋找需求信息,擴大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