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正統八十九年九月,才在朝廷一封又一封的電報催促下,啟程返回大明。
已經坐上皇位十三年的朱厚照擔心他的身體,生怕他在外麵去世,自己名聲也就壞了。
但是朱瞻基還很清楚,自己還能撐幾年。
正統八十九年十一月,朱瞻基回到了離開九年多的大明,剛回來,就遇到了真理教的一場大糾紛。
第一任真理教教宗是藍煙,第二任是馬迪,第三任是馬電,他們都是備受推崇,毫無異議地就任。
但是馬電在今年夏季去世,為了教宗的位置,真理教各方意見不一,已經僵持四個月,新的教宗依舊沒有選出來。
在知道真理教的重要性的時候,目前真理教因為教宗人選矛盾重重,朱厚照也不敢隨意打壓一方,任命一個新的教宗。
也有因為這個原因,他才催促朱瞻基回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整個大明,能夠一句話就解決這個大矛盾的人,就隻有一個朱瞻基。
目前,真理教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兩個人選上麵,一個是明代本土數學家王文素,一個是名冠大明的外裔真理學家達芬奇。
王文素今年剛好四十歲,論年紀在真理教屬於後輩,但是其涉獵書史,諸子百家,無所不知。
尤其是他長於算法,其數學理論在物理,化學等各個方麵都起到了奠基作用。
真理教之所以推出他來,也是為了狙擊名氣太大的達芬奇,因為換個人,根本不是達芬奇的對手。
達芬奇今年五十一歲,他在十六歲那年就一舉成名,其創作的《大明百年慶典圖》一經麵世,就震驚世人,其作品被譽為大明的《清明上河圖》。
而且其油畫作品偏於寫實,比藝術影響力上,甚至還要比張擇端更勝一籌。
這副作品很快就被朱瞻基看中,作為大明博物館的當代鎮館之寶給收藏了起來。
其後,達芬奇又接連創作了《藍貴妃》《我的母親——永衡公主遊園組畫》《世界之皇》等作品。
不過,在達芬奇用六年的時間,從理工學院拿到六門科目的學位之後,就不再作畫,而是進入了機械研究院,成為了一名研究員。
正統五十五年,永衡不顧其他人反對,將次女永清郡主嫁給了二十四歲的達芬奇,這是大明皇室成員,第一次與外裔人士成婚。
但是永清比絕大多數郡主都要幸福的多,因為達芬奇可不是一般人。
這三十年中,他的研究發明多不勝數,是目前大明擁有各項專利最多的學者,也是最富有的學者之一。
比如他研發出了新一代的重型飛機發動機,讓飛機的載重量從十噸以下,直接躍升到五十噸以上。
還有新式的電子望遠鏡,第一次引導學者的目光越過了太陽係,向銀河係進發。
這還隻是他的諸多貢獻中的兩項,就能看出他對大明的巨大貢獻。
雖然他的貢獻巨大,雖然他也算是皇室成員,但是真理教宗這個位置,可以是整個大明最有權勢的位置,絕大多數本土的真理教眾,都不願意讓他一個外裔成為教宗。
論成就,他遠遠超過其他人,但是關鍵是他的身份有些尷尬。
他的支持者雖然比不上對方勢力人多勢眾,但是都是行業精英,所以絕對不能輕待。
而另一方人多勢眾,代表了大明學術界的保守勢力,更是不能得罪。
不過,朱瞻基返回應府之後,在真理教代表大會上隻是了一句話,就讓絕大多數人改變了主意,達芬奇成為了大明真理教第四任教宗。
“在真理麵前,人人平等。真理教的職位從來不是從資曆,年齡上來決定,而應該從對社會的貢獻上。”
這句話,也成為了真理教以後的人員選拔標準。因為其他任何職位都可能會有爭論,但是如果從社會貢獻度上來評選,就能有一個明顯的量化標準。
大明各方麵蒸蒸日上,朱厚照這個皇帝當的也算合格,朱瞻基即使回到大明以後,也隱居在了皇宮,很少再過問世事。
但是人人都沒有忘記朱瞻基,隻要他在一,仿佛每個人都有了主心骨。
不過,正統九十年的冬季,朱瞻基在回到大明一年以後,終於因為年歲過高,無疾而終。
他終年一百一十五歲,不僅是曆朝曆代活的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在任時間最長,年號時間最長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