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今不如昔(1 / 2)

鴛鴦讓人端出一碗白粳米飯遞給尤氏,滿臉的不好意思:“珍大奶奶見諒,今兒的細米飯做得不夠,委屈奶奶將就用些,填個肚子罷了。”

賈母罵道:“今兒怎麼讓珍哥媳婦用這個,越大越沒眼以了!”

王夫人笑著解釋道:“倒不能怪鴛鴦,是我的意思。這一二年旱澇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數兒交,這幾樣細米恐一時買的不順口,便卡著口子做了,並不為了怠慢珍哥媳婦。”

探春看著自己碗裏的紅粳米,不好意思地要遞給尤氏,卻見尤氏已是扒了一口飯:“我吃著也不錯,老太太這裏不拘什麼吃著都香。”

眾人於是一笑,把尷尬給遮掩了過去。隻探春微微惆悵,賈府果然今不如昔,隻撐著外頭那個奢侈的架子,內府的公賬上,每每撥來的銀子也隻勉強夠花銷。賈璉那日還在感慨出的賬多,進的賬少呢!遇上宮裏的公公來打秋風,還得東挪西湊,很是吃力。

賈府——其實已經露了敗象吧?

“甄家在京裏的兩位姑娘,聽說也被查封了。”尤氏忽然皺著眉,“昨兒個回來說起的時候,還真覺得有點不敢置信。當年他們家,可比咱們還風光,竟落得這樣的下場。”

探春心頭一跳,拚命地想著賈府被抄又是哪年哪月,卻一時哪裏記得起來?暗中思量著把“金粉世家”賺的銀子得找間銀莊放著,免得到時候因抄家被牽連,這一宗銀子也保不下來。

賈母的筷子撥拉著一塊鴨脯子,聞言朝王夫人漫不經心似地睃了一眼,才淡淡道:“旁人的事說他做甚麼,還是打算好好兒地自己過個中秋節是正經。”

尤氏自知失言,忙又揀了幾件趣事來說了。賈母笑對王夫人道:“如今你可算得輕鬆了,這節日的一應事務,還讓三丫頭去操辦罷。你和鳳丫頭兩個身上也不自在,幹脆就放了手任她獨個人弄去。”

啊?探春愕然地看向賈母,見她臉上不露聲色,一時猜不出她的用意,也不敢答應。王夫人笑道:“隻怕她人小不經事,讓老太太不自在。”

“我瞧著她辦了幾件事,辦得也不比鳳丫頭差,就由著她辦罷。橫豎是自個兒過的節日,好不好又有什麼打緊?隻當是讓咱們姑娘經著些事,曆練曆練。往後若是嫁到大戶人家,還不是得由她管家?”

“是,我便躲懶了。”王夫人笑著應下。

探春的心裏,頓時像是吊著十五個桶子,七個在上麵,八下在下麵。賈母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她已經替自己看好了人家?有心想要問,到底不合規矩,雖然她麵皮上不虞丟臉的顧慮,卻到底咽了下去。

“祖母,我獨個人怕是……”

“怕什麼?往後你要支應的場子,未必就比這個小,正該好好地曆練一番。你要用什麼人,用什麼銀錢的,隻管找你太太和鳳丫頭支去!”賈母打斷了探春推脫的話,“就是她們一時不得便,我這裏也有。”

尤氏笑著插嘴:“有老太太做你的後盾,就跟欽差大臣手裏拿了尚方寶劍,你倒是還怕什麼?隻管鋪開來了辦,老太太的體己銀子正朝著你叫呢!”

賈母笑:“瞧你這張嘴,可把我說成了花錢的傻瓜了!”

探春無奈,隻得應了下來,趁便把入畫要了過來:“我才問大嫂子要了入畫,這會兒就攬到事兒了。”

“入畫?那不是四丫頭的人麼?”賈母抬了抬眼皮,卻並沒有再細問下去,隻點了頭,“你瞧著哪個好的,調過去用也使得。”

探春有心趁機替司棋求情,又礙著王夫人在座,不好直接掃了她的麵子,隻得笑道:“這話兒我可記下了,瞧得誰能幹了,就趁這機會要了到自己身邊來。”

尤氏指著探春笑:“好你個三丫頭,還真會得了便宜又賣乖啊!我倒是要瞧瞧,你把這個節操辦成什麼樣,到時候我們可都要到這邊來蹭飯的。”

賈母點頭:“自家的節也不用太隆重,上回壽辰的事兒,就辦得很好。如今咱們府裏的景況也不如前些年,莊子上又兩年旱三年澇的,隻要咱們一家夥兒的熱鬧一場就好。”

探春得了褒獎,又謙虛了一回,心裏卻泛著苦水。她不是怕辦不好,大不了就照著後世的那些項目,場麵可比這個大得多了,按部就班還怕砸了嗎?隻是這麼一來,又是好一陣的忙亂。而且聽賈母的口氣,似乎這管家的大權一時半會是別想再交出去的了。

接下來的幾天又是一陣好忙,侍書和翠墨已經做得熟了,倒是替探春省下了不少心。就是入畫,雖沒經過這些事,但勝在人也伶俐,事情但凡說過一遍,便記下來辦得很是妥帖。探春自己掏腰包,把入畫大丫頭的份例給補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