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看著,頗不忍心道:“社長,你還沒,開分社和遷社的關聯呢?”。雖然他比較憨厚老實,但也知道看人臉色。眼見劉易斯神情落寞,就故意轉回正題。
聽到這話,劉易斯也收起落寞,出聲解釋。
根據他的構想,在錫蘭開辦分社的時候,大明這邊的報社,繼續保持正常經營。直到錫蘭那邊,走上正軌。大明的報社,才能遷到當地。
用經商的術語來,就是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所以劉易斯,才選擇了這樣穩妥的策略!
畢竟錫蘭那邊的市場,確實不容易開拓。當地人開啟明智,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若這樣冒冒然的闖進去,很可能頭破血流。
便一邊穩住明京的市場,一邊在錫蘭發展。
盡管古話得好,槍打出頭鳥!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總容易被人記住。
這就像印象一般!
人們印象深刻了,才會在購買時,選擇自己熟知的東西。他的報社,也能順勢提高影響力。
且當前這時候,錫蘭是被大多數報社忽略的。無形中,就少了很多競爭壓力。他的報社,也就能搶奪先機,擴展影響力。
再等日後民智大開,閱眾成群。報社的售量,也自然節節攀升。在錫蘭的報社界,也能站穩腳跟。
聽到這些解釋,張也知道劉易斯為何問他想家了。神情瞬時不可抑製的激動起來,有些不敢置信道:“社長是想讓我,負責錫蘭那邊的分社麼?”。
看著腦袋不大靈光的張,終於開竅了。劉易斯也心下一暖,笑著道:“這個自然!錫蘭那邊的民情,雖和孟加拉不一樣。但和大明本土相比,又要相近許多。
而你生在孟加拉,又去過錫蘭。
再去那裏,也比較熟悉民情,了解那些原住民的偏好。”。話雖這樣,但事實上,他是更信任張。
畢竟那麼多人另謀高就的情況下,隻有張還堅守報社。
對此,張是沒體會到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懷疑自己的能力。就激動勁過後,很是忐忑道:“社長!我總是笨手笨腳的。去了錫蘭,會不會把報社辦砸了?”。
劉易斯嗬嗬笑著,鼓勵道:“初到錫蘭,報社定然生存艱難。你即使辦砸了,我也不怪你。
但是你跟我這麼久了,對於辦報,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
去錫蘭闖闖,也是一種曆練。”。
這話時,他心裏,也是很沒底氣的。但是在張麵前,他還是裝得很有信心。
也是明京這邊,他是實在脫不開身。報社裏,又沒有比張更合適的人。便隻能矮個子裏拔高個,選張了。
反正錫蘭那邊,現階段也確實難以發展報業。就算失敗了,他也有心理準備。
隻是這樣一來,他就得換個離孟加拉遠一點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