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印象雲南之彩雲之南(2 / 2)

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到七彩雲南不能不去品茶,因為那裏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普洱茶的故鄉,古今中外負有盛名。

據李實《續博記載》:“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說明從唐代起雲南就已經有茶葉貿易了。雲南最有名的是普洱茶,產自攸樂、革登、倚邦、六茶山。而六茶山在思茅和西雙版納境內,那裏山川秀麗,氣候溫和,冬春無霜雪,雨量充沛,至今還生長著800年前人工栽種的古老茶樹,被稱為“茶樹之王”。

昆明慶豐祥茶莊的普洱茶和茶藝表演最有風情,室內還擺放著普洱茶樹王照片和茶馬古道雕塑。據介紹,普洱茶以雲南大葉茶為原料,通過長期存放陳化發酵製成。形狀如圓餅,色澤釉黑,沒有平常的茶那樣清純和淡雅。可泡出來的茶水卻紅濃明亮,入口滋味濃醇,回味舌根生津,陳香濃鬱。

茶藝師給我們上了三道茶,頭道茶曰“苦茶”,其香味濃鬱,晶瑩透亮,味苦性涼,苦中帶澀。茶水隻上小半杯,要以小口品飲,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涼清香。第二道茶曰“甜茶”,以大理特產乳餅、核桃仁和紅糖為佐料,衝入茶水製作而成。此茶甜而不膩,寓意苦盡甜來。第三道茶曰“回味茶”,以蜂蜜、花椒、薑、桂皮為佐料,衝入茶水製作而成。此茶濃香中含麻辣味道,喝後回味再三。“三道茶”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美好祝福,闡明了人生曆經磨難,要多“回味”。才能常思進取,不會數典忘祖。

茶不僅是公認的保健飲料,更是一種文化。許多陳年舊事,都需要一盞清茶細細滋潤,才能細細品讀。喝茶說白了就是喝功夫茶,看旋動在沸水中的芽葉漸漸在水溫中泛綠舒展開來,而後坐下來細啜慢品,千萬別一飲而盡而失去了品茶的風韻。所以品茶或在寧靜之時,或綠蔭之下,或高台之上。設一盅、一壺、一桌,或三二知己相聚,或一人獨斟。都說品茗如讀詩,讀詩象品茗。就像詩能滋潤心靈一樣,那些生長在山中的茶正在滋潤著生活的味道。

生產茶葉的人就是茶文化的創造者。我們安徽也出好茶,如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都是真正的好茶。那一杯清茶裏蓄滿了情意,也浸泡出一種心情。茶藝師說普洱茶含八種微量元素,有去脂消食、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功效,看來確無虛言。捧起茶碗輕輕呷上一口,頓覺唇齒生香,一杯好茶,就能讓人心曠神怡。

茶香是一種永恒的氣息,茶文化之所以代代傳承,是因為最香的茶在彩雲之南飛鴻飄逸。常說清淡是杯茶,濃芳也是一杯茶,品讀一杯茶,可以品讀出許多感慨,品讀出清淡不乏芳香,品讀出平常卻溢滿詩意。

記得有一副對聯寫得好:“闌珊燈火鸚鸚切語道知心,鷗唱數聲你我同醉一壺春。”其中那個“醉”字,我認為寫得不僅僅是茶,還有場合、心情、性情、乃至做人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