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爭——頭戴反恐麵具的戰鬥
反恐戰爭是美國及其盟友用來稱呼一場進行中的,以“消滅國際恐怖主義”為目標的全球性戰爭,起因於“9·11事件”。
戰爭的現階段目標包括阻止那些被美國認定為“恐怖組織”的團體對美國及其盟國發動恐怖襲擊;傳播“自由與民主”;終結那些支持恐怖主義的所謂“流氓國家”與“失敗國家”的現有政權。包括多種手段,如外交手段、經濟製裁、加強國土安全及與其他國家開展安全合作等。
反恐戰爭中的首次軍事行動是北約在2001年10月進行的代號“積極奮進”的海軍演習,旨在阻止恐怖分子獲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緊接著是推翻為奧薩瑪·本·拉登提供庇護的塔利班政權的阿富汗戰爭。
阿富汗戰爭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為美國對“9·11事件”的報複,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稱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蓋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的支援。本·拉登已於2011年5月1日被美軍擊斃。
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宣布在6個月內向阿富汗增兵3萬,並於2011年7月開始逐步從阿富汗戰場撤出,將於2014年12月31日前完全撤出。到2010年為止,在阿富汗駐軍人數最多的國家依序是,10萬美軍、1萬英軍、4300德軍和3750法軍。
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是以美國軍隊和英國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開始的。澳大利亞軍隊和波蘭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合軍事行動。美國等國家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
根據當時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說法,美國對這場戰爭最終要達成的目的包括:鏟除薩達姆政權;幫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個自治的政府;搜尋並銷毀藏匿在伊拉克境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結束製裁,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保護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資源。
海盜戰爭
海盜,或稱為海賊,意指專門在海上或沿岸搶劫其他船隻的犯罪者,是一門相當古老的犯罪行業。所謂海盜戰爭就是為打擊海盜而發動的戰爭。
自有船隻航行以來,就有海盜的存在。特別是航海發達的16世紀之後,隻要是商業發達的沿海地帶,就有海盜出沒。
悠久的海盜曆史
海盜的曆史可謂源遠流長,可以說有了海船也就有了海盜。最早的海盜記錄出現在公元前1350年。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各國海軍實力大大加強,海岸巡邏更嚴密,海盜們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幾乎銷聲匿跡。
然而,海盜並未從此絕跡。1981年夏天,一艘“幽靈船”在巴哈馬群島附近被發現,它掛著滿帆航行,不回答任何信號,側舷上布滿彈洞,甲板上到處是血跡。經查,這艘叫“卡利亞3號”的帆船,兩天前曾發出求救電報,說受到四艘無標誌快艇的攻擊。這一切顯示著:海盜們死灰複燃了。同時,更快的船、更具威力的武器都使海盜們變成了更難對付和更有危害性的暴徒。
“9·11事件”又稱“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國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機撞擊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的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