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戰計劃”
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軍事基地的事件。日軍為奪取英、法、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攫取戰略資源,選擇在1940年9月27日訂立三國同盟條約,擴大侵略,矛頭直指美、英。
珍珠港位於太平洋東部的夏威夷群島,是美國太平洋艦隊最重要的基地。山本五十六看重這一點,於1941年製訂“Z作戰計劃”力主偷襲珍珠港。這是一個大膽而又十分冒險的計劃,遭到海軍軍令部極大反對,就連執行奇襲任務的第1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海軍中將起初也表示懷疑。隻有賭徒才會冒這個險,而山本恰恰是賭博高手。
珍珠港之戰爆發
山本不顧反對,堅持己見。他認為同美國交戰本身就沒有什麼獲勝的希望可言,硬打的話,隻有一開始就盡全力先發製人給敵人狠狠一擊,給敵人造成困難和障礙,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日海軍軍令部猶豫不決,山本為了讓海軍軍令部同意“Z作戰計劃”,甚至以辭職相要挾。同時還表示,如果南雲海軍中將也不讚同的話,那麼他將親自率領航母艦隊出征。麵對山本最後的要挾,日海軍軍令部不得不批準了“Z作戰計劃”。
於是,山本指揮聯合艦隊選擇了與珍珠港相似的鹿兒島灣,開始了充分的準備和嚴格的模擬訓練。1941年12月7日淩晨,在南雲忠一指揮下,第一攻擊波183架飛機穿雲破霧撲向珍珠港。7時53分,突襲成功。此後,第二攻擊波的168架飛機再次發動攻擊。倉促應戰的美軍損失慘重,8艘戰列艦中,4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其餘都受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官兵傷亡。而日本隻損失了29架飛機和55名飛行員。這就是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1941年2月山本製訂“Z作戰計劃”,其成功完全依賴於兩個靠不住的假設:一是在襲擊時,美國太平洋艦隊正停泊在珍珠港內;二是一支大型的航空母艦隊可以在渡過半個太平洋時而不被發現。賭徒山本冒了這個險,卻也取得了勝利。
1943年4月18日,美軍根據破譯的日軍密電,成功地擊落了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機,這個法西斯惡魔當場斃命。然而,據美國空軍雜誌2006年3月號披露,山本五十六之所以難逃此劫,和日軍飛行員在此前空中作戰中謊報戰功有關,這導致受到天皇讚揚的山本五十六利令智昏,最終走向死亡之路。
沙漠之狐——隆美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璀璨將星中,能做到生前顯赫,死後殊榮不斷,特別是被敵對雙方都認可的,唯有隆美爾一人而已。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負盛名的將領,也是希特勒最為寵愛的將領,有“沙漠之狐”之稱。
具有卓越軍事才華的元帥
前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艾爾溫·隆美爾,1892年11月15日出生在德國南部一個中學校長家庭,1910年中學畢業後從軍,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隆美爾就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作為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對作戰經過作了詳細的記載,保存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為後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依據。
1941年2月,希特勒任命隆美爾為“德國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意大利軍隊。到達之後,隆美爾立即作了一次突擊,指揮他的裝甲部隊冒著沙漠風暴勇猛穿插,全速前進。英軍猝不及防,節節敗退。經過一係列的戰役,德軍直逼亞曆山大和蘇伊士。隆美爾因此名聲大振,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並被晉升為元帥。
足智多謀的“沙漠之狐”
1940年6月,法西斯德軍進攻法國,意大利則一麵向英法宣戰,一麵乘機出兵北非,進攻英屬埃及和索馬裏,企圖奪取蘇伊士運河,控製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軍開始反攻。意大利軍隊被迫向利比亞境內撤退。
1941年2月6日,德軍任命隆美爾為援救意軍的德國非洲軍的軍長。2月11日起,隆美爾開始攻提波裏坦尼亞。隆美爾麵臨的問題是兵力不足,為了阻止英軍的繼續進攻,隆美爾決定利用現有兵力,對本海齊港口發動一次空中攻擊,炸毀英軍通向本海齊的運輸路線,破壞英軍的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