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改善人們生活的發明(1)(1 / 3)

人們的日常生活是科技的最基本體現,從鑽木取火,到今天的智能家電,一個一個的發明,推動著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服飾的眼睛——紐扣的作用

紐扣是服裝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紐扣不僅能把衣服連接起來,使其嚴密保溫,還可使人儀表整齊。別致的紐扣,還會對衣服起點綴作用。因此,它除了實用功能以外,還對服裝的造型設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紐扣是誰發明的?

早在四千年前,伊朗的祖先波斯人,就已經會磨製石頭紐扣了,我國在西周時期也出現了紐扣,著名的《周禮》中就有多處記載,西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禮儀製度,對服裝的要求也已經規範化,而紐扣的使用也在服裝的發展中得以應用。

在歐洲,古羅馬時代人們就開始使用紐扣了,但是,當時的紐扣實用性不高,紐扣的功能主要是裝飾作用,係衣服則用針和夾子。一些貴族們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貴的金銀、珍珠、寶石、鑽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等昂貴的材料製作紐扣。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就曾經用1萬多枚珍貴的紐扣鑲嵌了一件袍子,各國的博物館裏也都出現了用珍貴的牛角、羚羊角、象牙、金銀等昂貴材料製作的紐扣。直到13世紀,紐扣的實用功能才被人們所重視。那時,人們已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紐扣的實用價值。16世紀,中國人使用紐扣的方式被傳到歐洲,但是仍然隻有男性的衣服使用紐扣,女性使用者較少,多數人隻是用做裝飾。由此可見,早期的紐扣雖然已經體現了使用功能,但是裝飾作用要大大高於實用功能。

中式盤扣的特點

中式盤扣是我國傳統服飾的紐扣形式,是用各種布料縫成細條,盤結成各種各樣形狀的花式紐扣。中式盤扣造型優美,做工精巧,宛如千姿百態的工藝品,可以說是我國服飾百花園中獨樹一幟的奇葩。中式盤扣除具有與其他紐扣同樣的使用價值,較多地用來裝飾和美化服裝,特別是應用在民族服裝上,更加體現出其服裝的美感。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唐裝”上的盤扣。

今天雖然產生了子母扣,拉鏈、尼龍搭扣等衣物連接工具,但是作為集實用性和裝飾性一體的紐扣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不論是時裝設計大師,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喜歡有特色紐扣的衣服。

中國紐扣的發展

中國人雖然懂得紐扣的使用,但是早期同樣把紐扣當做裝飾品,明朝之前的衣服大多采用“結帶式”,互相連接,古人稱之為“結纓”。明朝人雖然已經懂得使用紐扣,但是也隻是在禮服上使用,在常服上仍然不用。直到清代,紐扣才被大量使用。清代衣服上的紐扣,多為銅製的小圓扣,大的有如榛子,小的有如豆粒,民間多用素麵,即表麵光滑無紋,宮廷中或貴族則多用大顆銅扣或銅鎏金扣、金扣、銀扣。紐扣上常常鐫刻或鏤雕各種紋飾,如盤龍紋、飛鳳紋以及一般花紋。紐扣的釘法也不一樣,有單排、雙排或三排紐。

乾隆以後,紐扣的製作工藝日趨精巧,衣用紐扣也愈加講究,以各種材質製作的各式紐扣紛紛應市。比如有鍍金扣、鍍銀扣、螺紋扣、燒藍扣、料扣等等。另外貴重的還有白玉佛手扣、包金珍珠扣、三鑲翡翠扣、嵌金瑪瑙扣以及珊瑚扣、蜜蠟扣、琥珀扣等等,甚至還有鑽石紐扣。紐扣的紋飾也豐富多樣,諸如折枝花卉、飛禽走獸、福祿壽禧,甚至十二生肖等等,紐扣的實用性和裝飾性一樣已經發展到了頂峰。

關於紐扣的小知識

第二顆紐扣的含義:這是一個來自日本的傳說,第二顆紐扣是送給情侶的最好的禮物,第二顆紐扣,在心的上方,是送給心之所係的人,也就是送給最喜歡的人。因為第二顆紐扣偏於心髒位置,所以第二顆紐扣相對地來說是代表心!

紐扣為何男士在右,女士在左:因為現代服飾是以西方服飾為基礎的。西方人普遍穿著襯衫和西裝,紐扣在右邊符合人扣紐扣的姿勢習慣。而在很久以前,在西方,小姐們一般是不自己扣紐扣的,一般由伺候小姐穿戴的女仆扣紐扣,為了讓女仆扣紐扣的時候方便,所以女士服飾的紐扣和男士是相反的。

隱藏的紐扣——拉鏈的研究

拉鏈是依靠連續排列的鏈牙,使物品並合或分離的連接件,現大量用於服裝、包袋、帳篷等。其中,兩條帶上會各有一排金屬齒或塑料齒組成的扣件,用於連接開口的邊緣(如衣服或袋口),並且,會有一滑動件將兩排齒拉入聯鎖位置使開口封閉;還有一種就是連結於某物(作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體)上以拉緊、穩定或引導該物的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