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乳白色的書頁在自己眼前緩緩翻動,風夜西感慨萬千,即使來到這個世界已滿十年,可那些由熟悉名字所演繹的陌生故事,仍然深深震撼著風夜西的靈魂。
這顆新地球的直徑是風夜西記憶中那顆的七倍,在風夜西原本的科技體係中這種大型類地行星都被稱之為“超級地球”。
巨大的行星直徑賦予了無比龐大的行星表麵積,在群星世界組建之後,人類從太空中對新地球做了大致的普查。
超過三百億平方公裏的行星表麵積上,陸地占據了其中的百分之六十,接近一百八十億平方公裏。
經過五百年死戰,人類穩固占據的東海沿岸定居點大約在三億平方公裏,大半被九州大陸所環繞,視為人類內海的東海麵積超過人類定居點的三倍,接近十億平方公裏。
在東海之外則是海水呈墨藍色,動兀七、八萬米深的黑水洋。
即使新人類有著燦爛的文明和強橫的科技,但在這顆星球依舊處於弱勢地位,僅僅占據著整個星球不到百分之三的表麵積,其他地區都由魔化森林統治,在星球史上,曆史的記錄者們將黑水洋和魔化森林所統治的區域盡稱為“蠻荒”。
足足三個小時,風夜西才從圖書館半躺的閱讀椅上坐起,抬手摘掉那個老舊的生物感應頭盔。
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風夜西伸手揉了揉臉頰,剛剛做了幾套大考補考的模擬題,被試卷上那些霍去病和張飛在哪年圍殲了匈奴王廷,嶽飛和常遇春哪一年組建遠洋艦隊之類問題搞得頭大無比。
即使已經過了十年,新地球的曆史在風夜西看來依舊充滿了關公戰秦瓊式荒謬感。
愛咋咋地吧,已經頭痛欲裂的風夜西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反正在自己的伴生領域被徹底認為狂暴之前,無論考得如何糟糕,東海大學也不會真正開除自己。
伴生領域是人類植入葉綠體之後逐漸進化出來的新能力,不過這種新能力不僅不固定,更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一般來說新人類在七歲時會迎來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休眠期,在長達半年的休眠期之後,所獲的新能力會在四十歲成年之前逐漸顯露出來。
進化出來的新能力可能是適合機甲駕駛的伴生空間,可能是適合科研的大規模數據處理,可能是適合娛樂事業的天籟之音,更多的則是身體某方麵素質的加強,比如潛水抗壓、耐火耐寒等等。
當然,覺醒之後多了條尾巴或者身體某個部分可以偽裝成樹皮、樹幹則是伴生領域進化失敗的典型例子,或者一直到四十歲成年依舊沒有進化出任何新能力,這種情況被稱為伴生領域狂暴,也是進化失敗的一種。
雖然失敗的進化都可以通過基因整改手術進行修複,不過在講究個人能力的聯邦時代,未來步入精英階層的道路將會坎坷許多。
此時的風夜西在聯邦公民管理光腦上登記的個人信息是剛滿十七歲,伴生領域處於狂暴狀態,進化能力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