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溫暖心靈的力量是樂觀(1 / 2)

人的一生是一個非常短暫的過程,而且其間又充滿了太多的風霜雨雪,隻有我們懂得善待自己,懂得享樂人生、尋找樂趣、解脫自己,才能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生,一個快樂、充實的人生。

人生最難得的就是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渴望人生的愉悅,追求人生的快樂,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樂的,充滿歡聲笑語的。樂觀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態度,是以寬容、接納、愉悅的心態去看待周邊的世界。

積極樂觀,照亮人生

積極樂觀的就人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走到哪裏,哪裏就會很溫暖,無論走到哪裏都給別人帶來希望、帶來快樂!生活不是沒有陽光,是因為你總低著頭;不是沒有綠洲,是因為你心中一片沙漠。永遠的積極心態,就會擁有永恒的快樂!

我們每一個人應該用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並且要勇於挑戰自我。健康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對於我們來說健康的定義就是:“用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並且要勇於挑戰自我。”青少年從小就應該培養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因為這對青少年成長是很重要的。

曾有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賣傘的,另一個嫁給了染布的,為此老太太每天悶悶不樂、提心吊膽。因為在天晴的時候她會擔心傘賣不出去,而下雨的時候她又發愁無法把染的布涼幹。當她的鄰居知道了她的憂愁後和她說:“看你多有福氣,下雨的時候你大女兒的傘賣得多,而天晴的時候二女兒則可以把染的布涼幹!”老太太聽完,覺得非常有道理,從此天天笑逐顏開。是啊,不同的想法可以換來不同的情緒。而前一種人我們稱之為悲觀,後一種我們則稱之為樂觀。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過一口枯井時,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著。最後,這位農夫閱覽室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不中用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淒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麵!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部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人的一生中,就會發生像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裏,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身上的“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麵去。所以我們更應該像驢子那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因為生活本來就充滿了風險和挑戰,所以對於青少年來說必須明白,不是每件事情都會有好的結局。痛苦、失敗在所難免,你沒有必要認為自己總會痛苦、失敗,因為你大部分時候,好的方麵會比壞的方麵多。所以當你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的時候,你會發現,會有另外一種情況展現在自己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