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他是博物學者、詩人、散文家、生物畫家、優秀教師、科普書作家,南法古城阿爾勒封他為“普羅旺斯詩人”,雨果稱他為“昆蟲的荷馬”,進化論之父達爾文讚美他是“無與倫比的觀察家”,眾多頭銜似乎都可用來形容法布爾這位19世紀的法國昆蟲學家,但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奇特成就、他一生的傳奇性,以及100多年來世人對他的多樣評價。
提到法布爾,一般人先想到的是“昆蟲學家”這個頭銜,他以文學手法、日記體裁寫作的10巨冊《昆蟲記》,以其瑰麗豐富的內涵,影響了無以數計的科學家、文學家與普通大眾,喚起人們對萬物、對人類、對科普的深刻省思,並在世界各地擔負起對昆蟲行為學的啟蒙角色,因此,該書早已被公認為跨越領域、超越年齡的不朽傳家經典!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10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沒有哪個昆蟲學家有法布爾那麼高的文學修養,沒有哪個文學家有法布爾那麼高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不論是在法國自然科學史上,還是文學史上,《昆蟲記》都占有很高地位。它記載的情況真實可靠,詳細深刻;文筆精練清晰,所以深受讀者歡迎。
《昆蟲記》各卷一經出版,不但在法國贏得了眾多的讀者,即便在歐洲各國,在全世界,也贏得了眾多讀者的青睞。這部影響整個世界的經典著作,從出版迄今,已有數十種版本,橫跨幾個大洲,縱貫兩個世紀,經曆百年仍是一座無人逾越的豐碑,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二、內容簡介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這套以法文寫作、字數多達400萬字的巨著,主要記錄了法布爾一生對昆蟲行為的研究與觀察成果,字裏行間流露出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與實驗精神,其中還穿插了昆蟲、土地、人文、曆史有關的典故,以及法布爾對自身的人生價值與哲學思考,可說是跨科學與文學領域的經典作品。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昆蟲記》是他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然後以其觀察所得記人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昆蟲記》法文原名為“有關昆蟲的回憶錄”,全書共10冊,每冊包含若幹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展示了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昆蟲的生活場景。在法布爾的筆下,昆蟲的築巢造窩、捕獵采蜜、交友婚戀、生兒育女、生殺拚死等場麵,無不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法布爾是以一個詩人的赤子之心,悲憫之心看待與人類比鄰而居的昆蟲世界,而且,使用的敘述語言也是詩性的。《昆蟲記》從片斷來說是抒情詩,從整體來說則是無愧於《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輝煌的蟲類史詩。
法布爾的10大卷《昆蟲記》通篇充滿了人文色彩。作為一個博物學者,他的著作嚴整,自成係統,大大擴展了前人觀察和論述的領域,然而,他卻聲言對那類純粹描述昆蟲學沒有太大興趣。他說他平生酷愛的是“情感昆蟲學”,他所以拒絕為一般學者所鍾愛的無所不包的“係統”,顯然是擔心那類來自集體的被抽象出來的“規律性”或“平均數”將掩蓋以致扼殺個體生命的原生態。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是相關的知識的累積和演繹,而是田野實驗的方法、觀察的方法。這種方法完全建立在對生命的固有的形態的尊重上麵,可以說是一種以生命為本位的方法。他反對傳統學者的那種把工作停留在實驗室裏,使昆蟲在解剖刀下變得“既可怖又可憐”的做法。應當說,就他研究中所采取人文主義式的方法本身而言,就是一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