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驗二 堿法脫毛(1 / 1)

1.實驗目的

①了解目前生產上廣泛采用的堿法脫毛(灰堿、鹽堿及堿堿法)的具體操作及脫毛效果。

②了解、認識氫硫化鈉脫毛的實際能力及對成革質量的影響。

2.實驗原理

堿法爛毛(脫毛、燒毛、毀毛)起主要作用的材料是硫化鈉,硫化鈉的堿性及還原性導致了毛中的雙硫鍵的斷裂。硫化鈉溶於水,生成氫硫化鈉及氫氧化鈉.

NaSH及NaOH作用於皮蛋白和表皮的雙硫鍵而使之斷裂,達到爛毛、水解表皮的目的。

3.儀器、藥品及材料

小轉鼓(15cm×35cm)4個

燒杯(100mL,200mL)各4個

電爐(500W)1個

石灰粉(CaO含量>50%)適量

氯化鈣(工業品)適量

碳酸鈉(工業品)適量

玻璃棒2支

天平(精確至0.1g)1台

小藥匙2把

氫氧化鈉(固體)適量

氫硫化鈉(工業品)適量

硫化鈉(工業品)適量

恢複至鮮皮態相同或相近部分的山羊皮塊(10cm×15cm)4塊

4.操作步驟

①將4塊皮分別稱量(作為以後的用料依據)並編號為A、B、C和D裝入標記為1#、2#、3#和4#轉鼓之中。

②4個小轉鼓分別按以下操作進行脫毛。

調好液比,用適量的水將所需的硫化鈉、氫硫化鈉充分溶解,冷卻至常溫備用;將所需石灰粉、氯化鈣、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分別用適量的水充分溶解,冷卻備用。向1#加入氫硫化鈉液,2#、3#和4#加入硫化鈉液,各轉動90min;然後向1#加石灰液及碳酸鈉液,向2#加入石灰液,3#及4#各加入所需氯化鈣及氫氧化鈉再各轉動90min。4個轉鼓各補加皮重1倍的常溫水轉動60min,停30~60min,以後每停30~60min,轉5min,反複5次總時間控製在16~22h,次日出鼓前連續轉30min,水洗、出鼓。

③若有小毛沒爛掉,水洗後進行手工淨麵。

5.現象觀察與數據測定

轉動第一個90min,第二個90min,停鼓過夜以及次日轉30min等分別進行檢查(爛毛情況,膨脹情況等)。

6.思考題

①堿法脫毛包括哪些脫毛方法?試敘述各種堿法脫毛材料的主要作用。

②試對氫硫化鈉、硫化鈉在脫毛過程中的作用做一比較,思考在生產上爛毛時使用氫硫化鈉的原因。

③在本實驗的2#、3#和4#轉鼓可以加氫硫化鈉嗎?根據本實驗的結果和已有知識,試擬定一個完整的鹽堿法、灰堿法和堿堿法脫毛工藝方案並進行實驗,然後對2#、3#和4#轉鼓三個脫毛方案從工藝、操作和皮在脫毛過程中的變化及感官性能等方麵做一全麵的對比。

④在完成思考題③及保證脫毛質量的前提下,試設計並得出一個堿法脫毛硫化鈉用量最低的脫毛方案,將此方案與現行大生產方案相對照,並驗證其正確性。

⑤根據已有知識,對上述4個轉鼓脫毛做一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