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老敏郡王可是拍著他的肩膀笑眯眯的說:“你家這大丫頭真是個好福氣的,小澤子是個很好很不錯的人啊,嗬嗬,這個女婿你是賺到啦!不信你看看,本王這麼大的歲數給誰做過媒?沒有吧?”

徐國公能說什麼?隻能陪笑應是。心裏默默的想道:似乎,也沒有誰敢請您做媒啊……

轉念一想,人家好歹跟威寧侯是親戚,老敏郡王又這樣看重,似乎也勉強算合適。

於是,這門親事就這麼定了下來。換庚帖、合八字,若無不妥便定了下來,商量下聘禮、迎親的吉日。

孟氏乍然聽到這門親事,心頭先是一悔然後一喜。

她原本是想把這便宜女兒說給自己娘家侄兒的,一來能夠始終將她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心裏,不叫她有翻身的一天以免將來萬一找她報仇呢?二來先頭的國公夫人可是留下了一大筆的陪嫁。

可惡那婦人去世之前,將那陪嫁的三千畝良田、十幾間鋪子求了老太太做主,又讓國公爺寫下了白紙黑字,統統交給她那忠心耿耿的陪房掌櫃掌管,等她女兒出嫁之後連同這些年的出息統統交由女兒帶走,國公府不得以任何理由過問或者動用半分。

當初這件事情弄出了很大的動靜,整個京城中無人不知,孟氏便是垂涎得要死,為了她那賢良的名聲也不便做什麼。

為此,孟氏恨得要死,恨先頭的那國公夫人秦夫人,難產掙命生下徐亦雲後,愣是強撐著一口氣不斷,等過了一個多時辰把這件事情做完了、拿到了白紙黑字這才咽氣。

還得了個愛女如命的好名聲,引得京城中無數人歎息憐惜不已。

就衝她這一番愛女之心,孟氏若是動了半點兒,肯定會被人唾沫星子淹死,她的一雙兒女也別想要好名聲了。

好在良田和鋪子孟氏插不進手,秦氏其他的東西比如上好的黃花梨、紫檀木家具,許多的首飾衣料、古董擺設等,經過這麼些年,差不多都成了孟氏的了。

多少讓孟氏的心裏好受一些。

孟氏卻不知,這卻是秦氏故意留下的。

秦氏快要死的時候,徐國公才二十出頭的年紀,怎麼可能不娶繼室?秦氏可不相信這個世上會有真正善待先頭原配所出兒女的繼室,因此才強撐著最後一口氣為女兒留了條後路,看在自己就要死的份上,老太太和國公是不可能不答應的。

但也不能一點兒好處不給後頭的繼室留啊,若一點兒好處不留,保不齊那繼室就能鋌而走險起了謀奪之心。好歹也給她留點兒,也是安她心的緣故。

再說孟氏,上次娘家二嫂薛氏來的時候兩人就商量了一陣,想著那麼一大筆的嫁妝,二嫂也很願意這門親事,當時就想跟徐國公提一提把親事定下來。

隻是孟氏覺得時機還不到,想讓自己賢惠的名聲更加完美無瑕一些就沒有答應。

且她很有把握京城中的高門大戶絕對不會願意娶徐亦雲的,就算有人有這個意思,她也有的是辦法讓人家打消念頭。

用她的話來說,徐亦雲就是她手掌裏握著的玩偶,她想往哪兒擺就往哪兒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