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了裏正伯伯心裏的猶豫,書敏接著道“我外出的這段時間接觸過西部的鄉村,他們都十分讚成拿豆子跟我們換糧食的主意。縣令大人也表示讚成,隻不過就我們百裏村一個村未必能夠滿足整個西部的糧食需求,因此裏正伯伯,我建議您可以試著聯係其他的村子,一起將這個事情給辦好。若是辦得好,正民哥那兒臉上有光,縣令大人那裏也算是功績一件。”
“好主意,不過此時關係重大,我還得跟正民以及其他的村子商量一下,看看能否拿個章程出來,最好是我們能夠跟西部的裏正們一同去縣令大人那裏,當麵協談,簽署協議,方能萬無一失。”裏正點點頭道。
村裏人無不讚同。
散會的時候,裏正麵帶笑容,尋了輛牛車就喜滋滋的進城去了,他要去找正民,這件事情還得正民找縣令大人出主意。
功勞這東西還是留給兒子去領吧。
散了會,書敏去了豆腐作坊。如今的豆腐作坊每都能產出百來隻豆腐,可是依然供不應求,隻是村裏能拉的牛車有限,隱隱有些負擔不了的樣子。
“牛叔,您這是第幾趟了。”一位嬸子問道。
“唉今都第三趟了,你看我的牛最近都累瘦了。開春以後它還要犁地呢!”牛叔摸摸牛頭,心疼的道。
“沒法子呢,你看還有那麼多豆腐要運進城去,不然酒樓那兒可就要斷貨了。您和老牛就再辛苦一些?”那位嬸子道。
“哎隻能如此了。”牛叔看著那滿滿的裝滿豆腐的牛車,心疼的對老牛道“走吧,夥計。咱們再加吧勁。”
那位嬸子歎了一口氣,憐憫的望著漸行漸遠的老牛,準備回作坊去。她看見書敏,連忙主動打招呼“惠兒娘,你來了?”
書敏朝她點點頭,道“伯娘在嗎?”
“在呢,在裏頭。”正興媳婦回娘家了,伯娘就每過來監工,有時候也幫忙搭把手。
此時她正爽朗的一邊點豆腐,一遍跟大夥兒聊呢。看到書敏來了,就把手頭上的活兒交給旁人,自己迎了出來。
“惠兒娘,你來了?會議開好了?”如今村裏隻要開會,書敏都會被叫去一起商量,她可是村裏麵唯一能去開會的女人呢!
“都開好了,也不是什麼大事情,現在作坊裏的訂單很多嗎?”書敏問道。
“可不是,這訂單多了人也愁啊!”伯娘感慨道。
“是牛車太少了嗎?”書敏問道。
“你都知道了?”伯娘有些驚訝,書敏才回來呢!“我們去比的村借,他們都不借,是過了年就要開春了,牛得在家裏養著。”
“我也知道這很為難,可是就苦了咱們村的牛了。”伯娘頓了頓道。
“不能讓酒樓自己來啦嗎?咱們在價格上麵可以優惠些。”以前醉風樓就是這麼做的。
伯娘搖搖頭“大酒樓都是自己拉的,可是鎮上的酒樓哪有牛車?都得靠咱們幫他們運過去。若是咱們運,他們可就從別人那兒定了。”
其他村子現在也有賣豆腐的,隻是沒有百裏村名氣大,也沒有百裏村這麼有規模。
“這個我想想辦法吧。”書敏知道了這事,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村裏的牛也必須養著,不然開春了以後,村裏的地就沒牛犁了。
“你可有法子?”伯娘驚訝的問道。
“還沒有想好呢。回去想想。”書敏答道,嗬嗬一笑。
“行,那你可得想個好法子出來。”伯娘也笑了,她覺得書敏若是去想,定是能夠想出一個好法子來的。
書敏也的確有個法子,那就是自行車!
之前她就有想過在這古代造出代步的自行車,可是後來一直沒有時間去弄。她這次打算設計那種可以拉貨的三輪自行車,隻要她在設計的時候注意一下,用滑輪與齒輪的結合,就能夠抵消掉很大一部分力。這樣人拉起來也會比較省力。
幹就幹,回到家裏,她便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仔細的畫起了設計圖。
春全這兩有些糾結,自從那件事情之後,秋花又來找了他很多次,可是他都避而不見。
他雖然不見她,可是他卻不能不顧她的感受,更何況她現在還懷著孩子。所以書敏擺喬遷酒的時候,他躲了出去。
我過幫她把房子建好了就算是了結了。可是為什麼心裏麵總是這麼浮躁和不安呢?我就這樣突然疏遠了她,她會不會失落,傷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