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應該樂意的吧?他想。
風餐露宿了幾日,他終於架著疲勞的牛車抵達了百裏村,還未到達百裏村的時候,遠遠的他就看見幾百號人在一處荒郊如火如荼地幹活,雖然動工了許久,但是應為兩季稻的原因,許多勞力都趕著春種去了,停工了一段時間,現在雖然還看不出在建什麼,但已經初具規模,看得老裏正瞠目結舌,隨便抓住個人問一問,居然是秦夫人要建個機械作坊。
也就是個巨大的打鐵鋪子,鐵匠木匠手藝人的工坊。
老裏正聽得心中一陣唏噓,心中又疑惑不已。
再往前走,道路兩旁肥沃的稻田便映入了他的眼簾,稻田裏早已經種滿了移栽後的稻秧,稀稀疏疏卻整整齊齊,春風拂過,稻苗葉間的摩挲發出一片沙沙的響聲,看得老裏正眼紅不已。
書敏那些新穎的設計他沒有見過,自然以為這個機械作坊無非是個放大了數倍的打鐵鋪子,可是眼下的稻田卻不同。
雖然瓦山鄉從不以種地為生,但是他也是個骨子裏地地道道的農民啊,哪有農民見田地不動心的?!
這相比就是秦夫人種兩季稻的方法吧?可是秧苗這麼稀疏,能長出更多的稻子?
他心中再怎麼相信秦夫人,也是對此有著深深的疑惑。
其實人們一直都有這樣的疑惑,隻不過對秦夫人的信任以及縣令大人的親自出麵支持,尤其是皇令下達以後,百姓心中即便有疑慮,但是還是選擇了相信。
若是秦夫人真的能種出兩季稻,相信年前她的許諾也不是空穴來風,她是有這個能力的吧?
自從那日姚蘇冷不丁地在敏院出現以後,書敏心中一直有些不安和迷茫,所幸的是,自那日以後,姚蘇再也沒有出現過。
就連他的表弟朱琦也沒有再出現過。
“不出現最好。”書敏在院子裏和何嬤嬤一起撿野菜葉子,有些心不在焉。
“夫人,這野菜還是奴婢自個兒撿吧。”何嬤嬤看著書敏手中已經看不見莖葉的水芹菜,看出她有些個心不在焉,說道。
水芹菜是一種常見的野菜,長在田埂水渠旁邊,甚是美味,在這初春是最好的綠色野菜,家家戶戶都喜歡時不時地去撿一些回來。
隻是再常見的野菜,在這個時候也不多,何嬤嬤和孩子們撿了一上午才撿回來這一小盆。看著書敏如此心不在焉的糟蹋,她有些心疼,將書敏灑落在一旁的莖葉重新撿了部分回來。
書敏有些訕訕,正想說些什麼,就見張裏正帶著個人過來。
書敏微怔,隨即便認出了老裏正。
因為他一路風餐露宿,模樣的確與在瓦山鄉相見時,有些距離。
“老裏正,你怎麼來了?我正打算過陣子去找你呢?!”書敏趕緊將人請進了堂屋,何嬤嬤泡了幾杯茶水過來。
老裏正正不知該如何開口,卻不想書敏自己提了出來,心下有些激動,臉色微微潮紅。
“我也是為了此事來的,瓦山鄉不比其他地方,豆子播種還能有些收獲,這稻子卻是無地可種啊,眼看其他鄉鄰忙著兩季稻,我這頭發眉毛都急白了。”
“老裏正,對不住了。眼下實在太忙,原本打算等兩季稻告一段落我便帶人去趟瓦山鄉,不想卻勞煩您跑了這趟。”書敏心中歉意。醬油的提煉她早有盤算,隻不過事情太多給擱置了。
想到瓦山鄉那些臉黃肌瘦的孩子們,書敏覺得此刻應該著手建醬油基地的事情了。
她轉頭對張裏正說道:“裏正伯伯,村裏麵可還能勻出十幾個勞力?”
張裏正眉頭微皺,沉吟一會兒,說道:“目前勞力實在緊張,但勻出十幾個恐怕還是得問問村民的意見。”
瓦山鄉可不近,他總不好強製指名。
“不用,不用,勞力瓦山鄉也是有的。”老裏正趕忙擺手說道。他看得出來,現在百裏村已經是大力在向外雇傭勞力了,況且他有事來求人的,哪敢再勞煩張裏正和書敏。“隻要能派幾個能管事的過去就行。”
他很有自知自明,書敏手上的東西,那個能讓瓦山鄉重新繁華的東西必定價值連城,他不奢望書敏能交予他,於是提出這個要求。
“還是老裏正想得周全。”張裏正麵色微鬆。
書敏的要求他定是竭盡全力的,隻不過這脊骨眼上找十幾個勞力,他這個裏正還是有些心力不足,少不得得用些裏正的權利,但這麼一來,定有人心中不服。
但管事的兩三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實在不行,就從他張家出這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