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華看到院裏的這六個丫鬟,能夠體會到老太太的憤怒和嬸嬸的起哄。
當時自己也曾糾結過,畢竟父親去世沒過三年,自己大婚將有違世俗之禮,所以勉強以熱孝為由,讓自己心裏好受一些。
與俗禮相比,與自己不孝名聲相比,怪物卷土重來和為父報仇是最重要的,所以他隻好拋棄那些凡世俗套,以拯救天下蒼生為主,向皇上提出自己大婚提前,這些,一定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自己的緣由也不敢向外吐露,為了大局看樣子隻好委屈自己了。
雖然自己可以忍受外界對自己的評價,但是不能將林月兒也牽扯進來吧,畢竟她是無辜的,老太太這樣給林月兒添堵,讓自己怎麼麵對林月兒呢?
然而,長輩賜不能辭,唯一的辦法就是以後慢慢的打發,當然是在大婚之前全部都打發掉。
季華正想讓自己院裏的大丫鬟雲煙,把這幾個女子安排下去,慶陽公主那邊管家嬤嬤來了,傳達慶陽公主的口諭:“公主說了,感謝老太太和兩位嬸嬸對三公子的關心,也知道長輩為了三公子所費的心思,但是,這幾個女子,既然要送到三公子的身邊,慶陽公主怎麼也要看看這幾個女子的品性,以防有不守規矩的狐狸猸子,將三公子剛剛痊愈的身體給遭唄壞了,所以,特讓老奴帶著幾個人過去公主府,讓慶陽公主看看。”
季華心裏偷笑,母親知道自己對於長輩所賜不能拒絕,所以她出手了,正合自己心意,急忙讓雲煙配合,將人聚齊,然後跟著嬤嬤往公主府走去。
聽到慶陽公主將人帶去公主府,於姨娘恨得都要咬碎了銀牙,狠狠的將茶杯摜在地上。
自從聽到自己兒子季榮被燒死,季大將軍也被暗殺去世的噩耗,這雙重打擊讓於姨娘病倒了,經過半年的調治,才慢慢好轉過來,隻是沒有了精氣神,麵相也跟著迅速衰老下來。
聽說季華被皇上下旨提前大婚,心中的怒火被點燃,季家的喪事剛剛過了一年多,怎麼就這樣迫不及待的要辦喜事,難道三年都等不得了?不是說那個小丫頭年齡不大嗎?這樣早結婚都不能同房,為什麼還這樣急?難道這裏有什麼事?
帶著許多的疑問,來到老太太的房裏,套了半天的話,老太太也不明就裏,氣得她陰狠的將老太太的火挑起,心想:我沒有兒子了,怎麼能看到你們這樣心順?
季榮去世,隻留下一個嫡女一個庶子,年齡都不大,於姨娘就想讓這個庶孫子寄養在季榮的妻子名下,成為名譽上的嫡子,這樣,對於季榮這一支血脈,以後也好有個像樣的傳承,畢竟庶子發展的範圍太受限製。
對於這件事,老太太很同意,都是自己的孫子,雖是庶重孫,可是跟自己的感情要比嫡重孫還好,然而這件事並不是自己同意就行的,必須要經過慶陽公主的同意,因為慶陽公主是季大將軍的正妻,是季榮的母親,季榮的庶子成為掛名嫡子,那是要上族譜的,沒有公主的同意,誰也不敢私下行為不是。
而慶陽公主知道季榮的叛變行為,更知道他要害季華,本身心中就一直很憤怒著,雖沒有找季榮後人的麻煩,但是扶持這樣一脈人就算了,要不是月兒提前探到消息,恐怕現在季華已經不在人世了吧,再說,讓季榮的兒子成為嫡子後,於姨娘又不知生有什麼樣的心思了,季宇和季華的孩子也不會再消停,這樣的後患怎麼能讓它產生,所以,既然是庶子就永遠是庶子吧,別有的沒的,被那些貪婪成性的人,教導得在謀劃一些自己不該得的,所以,對於此事,慶陽公主堅決反對,直接駁斥回去,將於姨娘氣得仰倒,又在床上輾轉半個多月。
給季華屋裏添人,當然是於姨娘挑唆的,自己不好也不能讓你們好了去,讓那個新媳婦一進門就堵心,然後就接著院裏的紛爭開始…
季老太太不知於姨娘想得這麼多,她隻是覺得季華不該這樣早大婚,不說守孝三年也得差不多吧,這剛剛一年半多的時間,對於季大將軍和季榮都是不敬,盡管是皇上賜婚,不敢說新皇昏庸,但是這事辦的不是很地道,自己不敢背後詆毀皇命,隻好將氣撒在未進門的新媳婦身上。
季老太爺也被二兒子的去世打擊夠嗆,雖沒有纏綿床榻,但也衰老很多,身體剛剛舒緩一些,就聽到老太太帶著兩個兒媳給季華後院賞人的事情,氣的差點背過氣去,讓下人扶著正往正院走去的時候,又聽說慶陽公主將人帶去公主府審看,他就覺得老太太將事情鬧大了,此事後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