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海洋的神奇魅力(1)(2 / 3)

地球上的四大洋是怎樣分布的呢?

在我們的漢字中,“洋”字本身具有“盛多”、“廣大”的意思,而海洋中的“洋”就是指那些四通八達、連綿不絕的廣闊鹹水水域。它們遠離大陸,麵積特別寬廣,深度也特別的大,平均深度在3587米(不包括附屬海),而且由於水深,海的顏色就顯得格外的藍。大洋是人們看到的地球上最大的物體。地球表麵廣大的海洋被大陸分割成彼此相通的4個大洋,它們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在4個大洋中,北冰洋的麵積最小,太平洋的麵積最大,它幾乎占了全球海洋麵積的一半。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間;大西洋位於南北美洲、歐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印度洋位於亞洲、非洲、南極洲和澳大利亞之間;北冰洋則被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環繞。

地球上四大洋的界線又是如何劃分的呢?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分界線是在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西經67度16分)到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最短距離上。也有人把這一界限劃在70度經線上。但準確地講,這條經線離合恩角尚有100多海裏。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分界線是:北部從馬來半島經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帝汶島、澳大利亞大陸至塔斯馬尼亞島一線的最短距離;南端從塔斯馬尼亞島的東南角沿147度經線至南極大陸。太平洋與北冰洋的分界線在白令海峽最窄處。大西洋與印度洋的分界線為: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沿20度經線至南極大陸。大西洋與北冰洋的分界線為:從挪威西海岸(北緯61度)經設得蘭群島、法羅群島、冰島到格陵蘭島的南森角(北緯68度15分,西經29度30分)之間的最短距離。這樣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在世界地圖中準確地劃出它們的分界了。

太平洋真的稱得上是洋中的“大哥大”嗎?

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部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連,東部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部經馬六甲海峽、其他海峽等連通印度洋。太平洋的輪廓略呈橢圓形,南北最寬約15900千米,東西最寬處約19900千米。麵積17967.9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海洋總麵積的一半和地球表麵積的13以上。包括邊緣海在內平均深度為4000米左右,海水容積7億立方千米。太平洋的最深處在太平洋西部的馬裏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為世界海洋最深點,如果把喜瑪拉雅山倒扣在這裏也會被完全淹沒。這片大洋論年齡是老大,它懷抱中的島嶼之多誰也比不了,太平洋可真稱得上洋中的“大哥大”。

太平洋其實並不是“太平”的。1520年底,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率探險船隊進行環球遠航,一路狂風惡浪,終於渡過大西洋,從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進入了新的大洋。正巧這一天天氣特別晴朗,洋麵風平浪靜,航行幾十天都是如此,與大西洋的大浪滔天簡直無法相比。船員們拍手稱快,一致稱讚這個“南大海”為“和平之海”,太平洋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了。但是,太平洋上並不總是天天如此“太平”。作為世界第一大洋,它絕不可能像池塘、小溪那樣“文靜”、“安分”。俗話說,海上“無風三尺浪,有風浪千丈”,太平洋也是如此。太平洋上呼嘯的狂風和滔天的巨浪也往往會使航海人望而卻步,特別是在寒流和暖流“交鋒”的過渡地帶和西風最為凶猛的西風帶洋麵,航行過的人無不具有闖“鬼門關”的感覺。實際上隻有太平洋的中部才相對平靜,可以平穩航行。

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大洋嗎?

與太平洋隔著南北美洲大陸的另一片大洋叫做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大洋。大西洋的形狀像一個龐大而又窄長的“S”形,它夾在西邊的美洲大陸和東邊的歐洲、非洲大陸之間。曲折的大西洋,它的南北全長和太平洋的長度相近,達1.6萬千米,可它的寬度卻遠比不上太平洋。所以說,大西洋更像是一條舉世無雙的大“海峽”。雖說它9363萬平方千米的麵積比起“老大”太平洋來少了將近一半,但與印度洋相比,仍能稱為地球大洋的“老二”。大西洋最窄的中部赤道地區,兩岸間最短的距離隻有2400千米寬。如果按平均水深排隊的話,大西洋3627米的深度隻能排在平均水深3897米的印度洋之後了。大西洋就像連接地球南北的一條彎曲走廊。假如你試著在地圖上將它的東西兩部分陸地拚合起來,你就會發現它們幾乎可以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