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海洋的自然神韻(5)(1 / 3)

不同海區的潮汐規律都有自己的特點,那麼,我國海區的潮汐有什麼特點呢?由於中國海區潮汐的能量主要來自太平洋,因此中國海區潮汐的特點是既有半日潮和全日潮,又有混合潮;潮差小的隻有幾十厘米,大的將近10米;潮流從每秒幾厘米到5米以上不等。我國的渤海是以不正規半日潮為主,秦皇島外和黃河口外各有一個不大的不正規全日潮區,渤海海峽為正規半日潮區,其餘地區都是不正規半日潮區,渤海海區的潮差在海中央及灣口較小,中部最大不超過2米,海峽處平均2米左右,西部及南部沿岸都不到1米,北部的灣頂部較大,遼東灣最大在5米以上。黃海大部分地區屬於正規的半日潮,隻有海州灣東部的一片海域為不正規半日潮;山東成山頭近岸附近有半徑不足20千米極小範圍的正規全日潮區,由周圍的不正規全日潮和不正規半日潮帶環繞著。東海潮汐多屬半日潮性質,潮差沿岸大,中央小。東海沿岸多為正規半日潮,但在杭州灣口南岸局部地區為不正規半日潮,潮差外側小,向沿岸方向逐漸增大。南海潮汐性質就比較複雜了,它大部分海區特別是南海中部以不正規全日潮為主;北部灣、呂宋島西岸中部、加裏曼丹的米裏西岸、卡裏馬塔海和泰國灣附近海域為正規全日潮;巴士海峽、廣東沿岸、越南中部及南部沿岸、加裏曼丹西北沿岸等處有幾個不正規半日潮區。

最大的湧潮在地球的什麼地方?

潮波逆河流而上運動時,會產生湧潮。當潮波湧入河流時,由於水流斷麵逐漸狹窄,因而潮波高度急劇增加,但潮波速度卻由於河水對流反而下降了,結果引起潮波翻滾,形成高達3米和3米以上的大浪。在幾內亞和巴西,有的河流入海口處湧潮最高可達9.3米。但如從湧潮波及範圍來看,我國錢塘江上的湧潮應屬世界第一。湧潮來臨時,潮頭高達3.5米,潮寬2千米,潮差8.9米,運動速度達到14節。

潮汐對軍事的影響?

渡海登陸作戰,從選擇登陸場到確定登陸時機,都要考慮到潮汐的影響。一般來說,理想的登陸時機應選擇在高潮前1小時~2小時。這樣做,一來可以利用漲潮的順流縮短航渡時間,二來可以利用高潮縮短登陸部隊的灘頭衝擊距離,減少傷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諾曼底登陸作戰,就是一個利用潮汐奪取戰鬥勝利的典型戰例。

在我國曆史上,利用潮汐戰勝敵人的例子數不勝數。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收複台灣的戰爭中,由於正確地利用了鹿耳門的潮汐規律,趁大潮進入沉船和泥沙淤積的北航道,迅速通過淺水區,一舉登陸成功,全部逐出了荷蘭侵略者。

潮汐對於布雷、掃雷、渡海登陸作戰、艦船安全航行等海上軍事活動,以及軍港、碼頭建設等關係也都非常密切。潮汐直接影響海上布放水雷的活動。如果把錨雷定深了,敵艦能在高潮時安全通過雷區;而定淺了,低潮時又會被敵人發現。潮流能使水雷產生位移,不了解潮流規律,水雷就可能漂出封鎖區,不但不能打擊敵人,反而會傷及己方的艦船。

“假潮”是怎麼回事?

假潮,日本人稱作靜振。在湖裏或在比較封閉的海灣中,在大風過後,經常能看到岸邊水位以一定周期(幾十分鍾到幾個小時)作上下搖動,像是潮汐升降,但又不是潮汐引起的(潮汐周期13小時左右)。因此,取名為假潮。日本人曾在1925年在琵琶湖東岸的彥根及對岸的今津地方分別發現了兩邊水位振動,又具有相位相反的規律:一邊水位上升,另一邊水位就下降,或者反之。就像踩蹺蹺板那樣,一端上升,另一端必然下降。這種振動具有28分鍾至35分鍾的周期。進一步研究又發現,這個周期是隨湖的直徑和深度而變化的。關於靜振的原因,主要是氣壓、風、降水,雷雨等短期氣象因子變化引起的。這種假潮的振幅很少超過50厘米。1932年,在日本洞湖曾發生振幅50厘米、周期10分鍾的靜振,使居住在湖邊的人極度恐慌,一時謠言四起,說湖底要發生地震。後來,以靜振進行解釋辟謠,人們的恐慌才漸漸止息。

海浪是怎麼形成的呢?

海浪是海水的波動現象。人們常說海上“無風三尺浪”,又說“無風不起浪”,這不是相互矛盾嗎?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沒有錯。事實上海上有風沒風都會出現波浪。通常所說的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風產生的波浪。包括風浪、湧浪和近岸浪。那無風的海麵為什麼也會出現湧浪和近岸波呢,這是由別處的風引起的海浪傳播來的。實際上,海浪形成的因素是十分複雜的,它包括在天體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塌陷滑坡、大氣壓力變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和內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各種海嘯、風暴潮和海洋內波等。它們都會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