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實行海洋立體觀測的能力,並已經獲得了大量的完整、翔實的資料,在我國海洋科學研究、海洋資源開發,海洋工程建設、海洋管理和環境保護中都充分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海洋監測是保護海洋環境的基礎嗎?
海洋監測就是對海洋進行監察和探測。要保護藍色的海洋,海洋監測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多,海洋汙染也隨之而加大,怎樣才能防止和清除海洋汙染呢?海洋監測就是發現汙染、清除汙染的重要手段。我國已經在三個海域,即北海、東海、南海均建立了海洋環境監測中心。這三個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肩負著水質分析的監測任務,它們可以定期采樣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和監視汙染的演變情況。所以說海洋監測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
海洋監測網是怎麼回事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代海洋環境調查監測已初步形成一個由水麵調查船、海洋平台、深潛器、海洋浮標係統、高空氣球、飛機和衛星組成的海洋立體監測網。在海洋上空有衛星、飛機、高空氣球等組成的海洋遙測係統;在海空界麵上有海洋調查船、水文氣象浮標站、海洋專用平台,以及沿海的海洋氣象觀測站等海空界麵水文氣象觀測係統;而在海麵以下有深潛器、各種類型的潛標係統,各種深海拖戈體等組成的水下監測係統,構成了立體的海洋監測網絡。
多波束測深係統是怎樣的呢?
人類要開發海洋,首先要了解某個海區的水深和海底地形地貌的狀況。多波束測深係統就是一種測量更精密、更準確的儀器。其主要特點是,它的發射換能器朝向與航線垂直的一個向下的扇麵連續發射聲脈衝。船上接收器把每個波束回波時間記錄下來,計算機按所給的換算公式,很快就可以得出在那個波束接觸海底處的水深數據。每一條船航線上多波束所覆蓋的海底寬度的水深數據,都可以由電子計算機算出結果並用寬行打印機打在紙帶上。利用多波束測深係統獲得的數據還可以通過計算機自動地繪出測量海區範圍內的等深線圖,即海圖。也就是說,使用多波束測深係統可以由計算機直接繪出海圖來。
航空海洋遙感是怎麼回事呢?
航空觀測與航天觀測是完全不同的。航空海洋遙感是利用飛機進行海上氣象觀測和海岸帶攝影測量。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航空遙感技術就已經直接用於海洋水文研究了。當時,美國海軍水文局在一次係統的、大規模的灣流考察中,首次使用飛機和多艘調查船進行協同調查。這次考察促使美國海洋研究機構進一步製訂了發展航空海洋學的計劃。從那以後,世界海洋學界便出現了“航空海洋學”這個新概念,各國利用飛機從事海洋調查研究者也日益增多,觀測方法和儀器也不斷得到改進。就海洋探測來說,飛機可以使用一些遙測儀器,也可以進行直接的海洋測量。航空海洋遙感有許多長處。例如,可以用空投AXBT測量海溫垂直剖麵,用專門的浮標裝置直接測量海流和海浪,用投棄式聲學浮標探測海水聲學特性和進行水下聲學監測等;機載氣象傳感器還可直接測量大氣參數等,這些是衛星遙感技術目前做不到的。同時,飛機上的海洋遙感器受大氣和環境因素影響小,測量結果比航天遙感器準確可靠,是衛星遙感器試驗和確定地麵標準所必不可少的。
怎樣理解印刷海流計和照相型海流計?
印刷海流計是一種船用或浮標用的定點自記式測流儀器,最大使用深度為6000米,連續記錄時間可長達2個月之久。它的記錄裝置由彈簧帶動,自記工作時間是由時鍾控製盤決定,流速、流向是被記錄在紙帶或錫箔上。我國於20世紀60年代研製的HLJl型印刷海流計用於錨定船隻或浮標上可以自記平均流速和瞬時流向。HLJl型印刷海流計的測量範圍:流速為3厘米/秒~148厘米/秒,流向為0度~360度,啟動流速為2厘米/秒。自記工作天數的時間間隔分別是5,10,15,20,30,60,但實際上最長連續工作時間為57天。它在工作中是在水流推動下,借助於磁同步器和齒輪傳動係統的作用,帶動流速字盤旋轉,在記錄紙上就會自動印刷出流速的數據來。流向是根據海流計尾舵方向與記錄機構內磁針間的夾角測定,並表示在磁針的流向字盤上,由印刷機構印刷下來。
照相型海流計是一種浮標和船用的定點自記測流儀器。照相型海流計是用一個大直徑導流葉輪測量流速,用隨海流方向轉動的度盤顯示出數字來測定流向,並把這些測量值用照相的辦法記錄在耐壓殼內的膠卷上。膠卷一般寬16毫米,長15米,可記錄6000幅照片。該儀器的測量深度為150米,自記工作時間可達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