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非洲東部沿海低空出現一支極為壯觀的,被稱為索馬裏急流的氣流。這支氣流一般位於1千米~2千米的高處,長約800多千米,寬約270千米,厚僅0.9千米。7月份的平均最大風速在每秒15米以上,日平均最大風速可達每秒25米~50米。1972年10月3目的氣象觀測記錄上曾出現每秒63米的極大風速。
索馬裏越赤道氣流為什麼這麼強勁呢?原來,非洲東部沿海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脈約束了來自馬斯克林冷高壓的東南氣流,使風速加強;同時,索馬裏附近因近岸海水上翻使深層海水抬升到海麵上,海水表麵溫度下降到20℃以下,而非洲大陸西北部的氣溫高達34℃,這一持久的溫差使大氣氣壓場在該地區出現大的氣壓梯度力,維持和加強了索馬裏急流。
因此,地形的作用和海氣相互作用兩種因素是索馬裏越赤道急流出現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沒有青藏高原,地球上的氣候有哪些顯著改變?
青藏高原就像一根巨大的擎天柱,矗立在我國的西南部。青藏高原對冬季向南冷空氣的阻擋使得北印度洋冬季受冷空氣的影響很小,而使通過南海海麵向南半球的越赤道氣流增強。受青藏高原的影響,東側夏半年氣旋生成的頻率很高,西南渦、江淮氣旋、東海氣旋等低壓的形成都與高原的影響有關。夏季青藏高原海拔4400多米的表麵在半空中加熱大氣,生成了大氣中最強大的係統——南亞高壓。在南亞高壓的南側,出現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東風急流。高原對印度洋水汽的阻擋,使我國的西北地區出現大麵積的沙漠,也使印度出現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雨極”。
一般地說,如果沒有青藏高原,印度的降水量就不會有那麼多,我國的西北地區也不會有那麼幹旱,南亞高壓也不會那麼強大,高原南側的東風急流也不會出現,亞洲季風的強度將大為減弱,冬季最強的向南越赤道氣流也許不會位於南海。
如果沒有陸地,地球上的氣候會有哪些顯著改變?
大家已經知道地球上海洋的麵積占地球表麵積的70%以上,占地球麵積不足30%的陸地就像許多海洋中的“島嶼”一樣。但是,陸地對氣候的影響可是巨大的。由於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不同,沒有陸地就沒有季風。沒有陸地,在相同緯度上的氣候變化就是類似的,因而大氣中的波動現象將明顯減少,大氣和海洋的流動將主要是環繞緯圈的流動。如果沒有陸地,海洋中缺少了約束海水流動的邊界,海洋中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邊界流將不複存在,由此導致高緯度和低緯度的熱量交換將大大減小,熱帶地區將更熱,高緯度地區將更冷。
為什麼南亞高壓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天氣係統?
我們知道,青藏高原對大氣環流係統具有巨大的影響,夏季全球最強大的係統——南亞高壓就位於高原的上空。
南亞高壓在夏季對我國大範圍的旱澇分布以及亞洲的天氣都有重大影響。在高壓的南側,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東風急流;在高壓的北側,是高空的副熱帶西風急流。高壓以青藏高原為中心,範圍從非洲一直延伸到西太平洋,在東西方向大約有20000千米,在對流層高層大氣中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最強大的天氣係統以全球最大的高原作為“基地”呢?
原來,青藏高原夏季對大氣中層的加熱,使得大氣對流層高層的等壓麵向上凸起,就像火爐上燒開的一鍋水,如果在鍋的中心加熱,則鍋中心的水位由於水的沸騰會高於邊緣的水位。青藏高原夏季對大氣加熱的道理與此類似,隻是高原的加熱麵積實在太大,對大氣的影響並不僅僅限於高原的範圍。因此,南亞高壓夏季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天氣係統還是青藏高原影響的結果。
最大西風為什麼位於日本上空?
在地球表麵觀測得到的最大風速是在美國華盛頓山上觀測的每秒103米。而在高空觀測得到的最大風速卻超過每秒200米。這麼大的風速在地球什麼地方的上空呢?那是在日本離地麵一萬多米高的上空觀測到的。為什麼在日本的上空會出現這樣強勁的風速呢?還是青藏冬夏兩季最強越赤道氣流的位置不同呢?
北半球的冬季,即南半球的夏季。由於海陸分布的原因,南半球澳大利亞陸地表麵存在著中心氣流上升的熱低壓。從北半球亞洲大陸冷高壓中心輻散出來的冷空氣就可以越過赤道進入南半球。冷空氣與暖空氣相比密度大,因此大量的冷空氣是沿地球表麵向南運動的。當冷空氣運動到青藏高原北側時,受高原的阻擋,冷空氣不能越過山脈到達印度洋,大量的冷空氣轉而向東南方向運動。在青藏高原的東北側,冷空氣不再受青藏高原的阻礙,便會勢如破竹地沿我國東部南下到達南海海麵上,在馬來西亞附近產生較強的越赤道氣流進入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