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人以胖為美,為什麼湯加人會如此肥胖呢?經過科學家調查研究,認為這主要是長期以薯類為主要食物造成的。再加上終年氣候溫和舒適,湯加人又不喜愛體育活動,而且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睡眠時間過長,脂肪大量堆積,人不胖才怪呢。去過湯加旅遊的入,都驚歎那裏居民的食量。一個成年的湯加人一次可以吃一個十幾磅重的大饅頭。有時一桌筵席,會擺上25頭烤豬、30隻燒雞、數十隻蟹蝦和成堆的饅頭和蔬菜。十幾個人席地而坐,用手撕扯著就大吃起來。吃飯時鴉雀無聲,按照湯加人的規矩,吃飯時說話是不禮貌的。不過湯加人民勤勞善良,又十分好客,特別能歌善舞。因此,湯加又被譽為“友誼之島”。
湯加“海人”有熟練的捕魚的技巧嗎?
在湯加的一些小島上一些部族的人民還過著原始生活。他們經常靠從淺水珊瑚中獲得食品,因而潛水本領很高,有一種空手在海中捕魚的絕活。人們把他們稱為“海人”。
每當捕魚時節,海人們便聚集在淺海珊瑚叢中,赤身裸體的男男女女,在大海裏大顯身手。海男海女們腰間紮網袋,鑽到水下探魚、追魚、抓魚,一串熟練的動作猶如特技表演一樣,十分精彩。很快,海人們就能手裏抓著魚浮出水麵。抓到的魚有的一兩千克重,有的竟重達幾十千克。在周圍食物不能滿足需要時,海人部族就把兩隻獨木舟捆綁在一起,揚帆出海,去尋找新的海島,建立新的家園。他們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帶著原始浪漫色彩。大自然也造就了他們不畏驚濤駭浪、無憂無慮、熱情奔放的性格。但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正在逐漸被改變。
湯加島上“海人”的捕魚技巧非常嫻熟,這與他們從小特殊的生活方式分不開。原來,“海人”部族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跟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海人的部族中,不管誰家媳婦生下孩子,左鄰右舍的人們就會聞訊趕來..到處高喊:“瞅瞅!嗽瞅!”這種怪聲是模仿海豚的叫聲。孩子到了2歲,便要下水學遊泳,有的生下才幾個月,就被父母用手托著在海裏學遊泳。孩子過了3歲,即使從木房上掉進水裏,大人們也不去救,而是讓他們自己遊上岸來。正是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才使每個人都學會了潛水、遊泳,而且一個個都成為其中的高手。湯加“海人”雖沒有太高的文化,但他們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方式,還是很值得人們稱道的。
哪個小島挨炮彈最多?
科雷吉多爾島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灣口的萬頃波濤中,據江海之口,扼水陸要衝,是馬尼拉灣的咽喉重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據說該島平均每寸土地上落有兩發炮彈或炸彈,每寸土地上都浸透著鮮血。不過昔日廝殺的戰場今日已變成了旅遊勝地。
科雷吉多爾島曆史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898年美西戰爭後,美國在這個島上興建了要塞米爾斯堡,構築了堅固的鋼筋混凝士炮台和23個炮兵陣地。1922年~1932,年的10年間,又耗資在島上開掘縱橫交錯的地道網,一直通進島中馬利塔山的底下。1941年臼軍長驅直入,想從水路攻下馬尼拉,因此把科雷吉多爾島看成眼中釘。在美國和日本爭奪科雷吉多爾島的戰爭中,這個小島上爆炸了數以萬計的炮彈。雖然日軍占領了這個小小的海島。但是,後來的戰爭中,日軍最終還是被盟軍消滅在這裏。
“災難深重”的地方在世界的哪裏?
比基尼島位於馬紹爾群島的最北端,是一座由23個珊瑚礁島嶼組成的環礁島。島中間有個大瀉湖,湖長35千米、寬17千米。過去這個海島曾經是風光優美、盛產金槍魚和椰子的美麗小島。誰料想,這個美麗的小島卻被美國作為了核試驗基地。
1946年7月1日,一架B-27型轟炸機出現在比基尼島上空,飛機肚皮下的彈艙打開了,一個巨大的黑色東西以每小時480千米的速度落向環礁瀉湖內。這墜落的黑東西在150米的高度上爆炸了,發出一道強烈閃光和天崩地裂的巨響。這次爆炸標誌著美國在太平洋進行的核試驗開始了,從此世界上知道了太平洋之中有個神秘的比基尼島。而從前美麗寂靜的比基尼島上,花草樹木、獸鳥魚蟲和房屋頃刻間化成灰燼,隻是瀉湖內多了一個直徑1.6千米的大彈坑。1954年,美國在比基尼島上爆炸了一顆代號為“亡命徒”的氫彈。這顆當量為1.500萬噸級的氫彈是美國曾經生產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爆炸時發出的強光有人形容為“西邊升起太陽”。氫彈爆炸的碎屑散布到20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內,使馬紹爾群島中的250個島遭受汙染,帶來了一場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