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神奇的中國島岸(3)(1 / 3)

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在石之西麵刻有“磐陀石”三個大字,蒼勁醒目。1916年,孫中山先生遊覽普陀山到此,提筆書“美石”二字鐫刻於石上。石之東麵尚有“金剛寶石”、“西天”等曆代題刻。當黃昏來臨,晚霞映在石上,磐陀石宛若一塊鑲嵌在彩霞間的寶石,因而“磐陀夕照”是普陀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遊覽佛國普陀的人,都樂意到這裏欣賞佳景,攝影留念;石上著名人士的題刻,更使磐陀石名聲遠揚。

“天下第一奇石”是怎樣的?

風光旖旎的福建東山島上,有塊天造地設的奇石,名叫風動石,自古以來名揚中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

風動石危立於東山島銅山古城東門海濱,石高4.73米,寬4.57米,長4.69米,重200多噸,形似碩大的兔子,斜懸於一塊臥地的盤石上,上下二石吻合點僅有數寸見方。風動石奇就奇在大風不來巍然難動,大風一吹就搖首點頭。它麵對煙波浩瀚的台灣海峽,海風勁吹微微晃動,蔚為奇觀。自古慕名而來的中外遊人,常在石下背向大海,仰頭觀石,此石宛若懸空搖籃,搖搖欲墜,令人提心吊膽,但卻有驚無險;也有坐在盤石上,背靠大石用力推動,但覺巨石輕度搖晃,給旅遊者平添了無窮樂趣。更令人稱奇的是,1918年2月13日,東山島發生7.5級強震,山石滾落,屋倒人亡,風動石竟安然無恙。

中國的什麼地方有“碧玉毯”呢?

福建泉州東門外,靈山伊斯蘭教聖墓附近,山前有一塊大盤石,可坐百人左右,盤石上矗立一塊似方而圓的天然滾石。石高4米多,周圍長可十多人牽手合抱,估計重量達百噸以上。此大石隻要用手搖撼,就會悄然而動,甚至有點弱不禁風,陣風吹來,似乎也在搖晃,於是人們便也稱它“風動石”。其實它“穩坐釣魚台”,不會滾下坡去,曆經無數次的台風和地震,卻都依然如故。

明朝泉州知府周道光來此遊山,見此石有趣,便取名為“碧玉毯”,並鐫刻三個大字於石上。還有人題刻了“天然機妙”四字,表示對此石的讚賞。明代有位詩人寫了首讚詩:“湖邊球石碧琅殲(像珠子一樣的美石),太守題名擁紫壇。湧月寒開雲母殿,流星秋瀉赤瑛盤。動時錦水將輪轉,圓處巴山作鏡看。幾度鶴笙天外過,仙妹閑駐弄珊珊。”想像得連天山上仙女都要來戲弄此石,可見它引人入勝之處。所以“玉球風動”自古被列為泉州一景。

哪個群島是中國最大的群島?

從我國最大的海港上海港乘船向南行駛,隻要幾個小時,你就能透過霧氣,望見那遙遠的水平線上起伏的山影。隨著山影的變大,我國最大的群島——舟山群島那美麗的身姿漸漸顯露出來,它像一顆巨大的翡翠,鑲嵌在祖國的碧海藍天之間。

在浙江省的東部有兩座大山:四明山和六台山。它們像兩條長龍,身軀在大陸,龍頭卻紮進東海,那露出水麵的“龍頭上的犄角”就是舟山群島了。準確地說,舟山群島是兩座大山伸向大海的餘脈。它的範圍,從北邊的嵊泗列島到南邊的六橫島,在2萬多平方千米的海域裏,有600多座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島嶼的總麵積加在一起足有1200多平方千米,不愧是我國最大的群島。舟山島是群島的主島,麵積有523平方千米,整個群島居住著上百萬的人口。

“祖國的魚倉”在祖國的什麼地方?

讓舟山群島揚名於世的是它的水產業,它不愧是我國最大的漁場,榮獲了“祖國魚倉”的美稱。你隻要上了島,到處都能聞到魚腥氣,隨時可嚐海鮮味呢。

舟山群島漁場的麵積占了整個海域的3/4。居住在那兒的人們,每4個人中就有1個是從事下海捕魚的人。他們擁有幾千條漁船,每到捕魚的高峰汛期,人們從各地雲集而來,海麵上幾萬條海船你挨我擠的,真是蔚為奇觀。每年捕撈上來的鮮魚量相當於全國的1/4。海島上有全國最大的魚粉廠、製冰廠和水產冷凍加工廠,岸邊的水產商店鱗次櫛比,人群熙熙攘攘,好個熱鬧。

美麗的舟山群島,春天盛產小黃魚、鰳魚、馬鮫魚;夏天可以捕撈大黃魚、墨鬥魚等;秋風吹來時又能收獲海蜇、海蟹;就是到了寒冷的冬天也能捕到帶魚、鮑魚、海鰻,甚至凶猛的鯊魚呢!這其中最多的還是大黃魚、小黃魚、墨魚和帶魚這四大經濟魚類,人稱中國的“四大海產”。

也許你們不禁要問:這麼豐富的“天然大魚倉”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兒呢?原來,這裏海域開闊,能直接和大洋相通。海水的溫度終年都在10℃~25℃之間,而且水勢比較穩定,海水中的含鹽量不高也不低。這些良好的條件當然就吸引了好多種魚類來此生息繁衍。還有,長江、錢塘江、甬江等大河流入東海,給這裏源源不斷地送來大量的浮遊生物,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美餐佳肴。另外,一個特別之處是:從舟山群島南邊來的台灣暖流和從我國北方沿岸流來的寒流,在這裏交彙。它們分別帶來了北方的冷水魚和南方的暖水魚。於是,舟山群島就成了群魚大“聚會”的地方。加上這裏水深適中,海底又平鋪著軟泥和細沙,更是魚兒們生兒育女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