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有定數,天道循環屢不止。變得太快,太急,以至於讓紫宸宮裏的許多老人,經年之後不經意的回想,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歎息無言之後又發覺,理所應當。
柳語琴因為“意外”而小產,最後終日變得瘋瘋癲癲,原來並不是真的意外。
當年德妃蕭琳在冷宮中被人設計毒害,死狀淒慘,原來也別有隱情。
就連紀,殷兩家鬧騰起的那次醜事,其中亦有貴人插手,原來一死一殘的殷氏姐妹,被禁在靜心庵再不得踏出青門一步的紀嫣,甚至於死於“自盡”的穆曦,都是旁人手中的一顆棋子而已。
靖順六年初春,冬雪將容,紫宸大亂,短短十天裏,一件又一件驚人秘辛被揭破曬在白日之下。因為一個宮女,因為一件薄紗,順藤摸瓜扯出的結果,是讓人心驚肉跳,亦是措手不及。
起因很簡單,玲瓏閣大丫鬟蓮香往柳良媛套衣中偷偷抹上奇怪的香粉,被人瞧個正著,偷偷報了上去。禦醫院首邵自遂親自檢驗,最後得出一個讓皇帝與太妃震怒的結論:柳良媛原本健康的身體,正是因為久日吸入這種有毒的香粉,甚至於日漸變得神誌不清亦與此物有關!
以下犯上,私用藥物,迫害宮妃,毒害皇子,不管任意一例,都不是皇太妃所能容忍的。就算九五之尊不便過問後宮諸事,麵對這種惡行,便是皇帝也無法坐視不管了。
若柳良媛肚子裏的孩兒是個皇子呢?
若日後那孩子天縱奇才,是個帝王材料呢?
一個宮女,哪裏來這麼大的膽子,又哪裏來這麼陰狠的毒藥,或者說,哪裏有的人替她撐腰?
這麼大的責任,誰擔當得起?
不能問,不敢猜,隻留一片草木皆兵,紫宸當中人人自顧不暇。
“蒼天之下,皇城之中,都尚且敢做出這等惡行!今日害的是皇子,將來會不會害到皇帝身上?大逆不道,禍亂宮閨,哀家不會放過,皇上亦不會放過!查,還有什麼旁得邪的,統統查個徹底!哀家倒要看看,這池渾水,這攤爛泥,究竟還能有多深!”
皇太妃動了大怒,從未用過的玉印被取了出來。除了皇帝的玉璽,紫宸宮中再沒有什麼能比那方玉印更有權勢。
“朕的家務事,似乎被列為臣工管得太多了些。朕也太過縱容某些人,以至於連朕的親生孩子,都敢下手!那麼下一個,是不是連朕這個皇帝,也可以不用顧及了!這次已交由皇太妃全權處理,不管查得結果如何,朕不希望聽到有在列任意一人,輕舉妄動的消息。否則後果如何,爾等應該明白!”
一向溫文爾雅的靖宗不吼不罵,但當他嘴角笑意全無,冷厲地說出這番話後,所有朝廷重臣都隻能噤若寒蟬。
天子之怒,非常人能承受。
五司九局二十八庫,宮女太監攏總三千七百餘人,雜役臨人外四百九十餘口,人人自危,相互攻殲,紛紛告密。不管是好友或是陌路不相識,不管是親眼所見,或是耳聽虛言,人在危急關頭,哪裏還有什麼禮義廉恥,又哪裏還有什麼道理友情。
該說的,不該說的。想說的,不想說的。最後都通通聚在了一起,拔個蘿卜連著根,根上拖著一團泥,抖不開,甩不掉,後果已不在控製的範圍中了。
偌大一個紫宸宮,高大的紅牆下究竟掩埋了多少汙穢,藏著多少不堪,沒有人能夠估計。雖然現在宮廷中的人手是經過一番換血,太古舊的事依舊沉睡,但是近幾年發生的,都在數千張嘴裏浮出地麵,無所遁藏。
內宮書庫也因為這次巨變,多了本大且厚的載冊。隨手翻開幾頁,都是絕不能外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