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順六年四月,宗正以國不可以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後為由,奏請立後。獨孤菀身為其時後宮品階最高的妃子,加上又是皇長子的生母,身份背景現今也無可挑剔。再也不會有人懷疑,這位年歲不大,卻已早早經曆過人生悲歡離合,大喜大哀的菀妃能否登上後位。放眼望去,舍她其誰?
但出人意料的是,立獨孤菀為後的提議,竟是從來不參與朝廷爭鬥的“禦史清門”—華家所提。畢竟華茗玨亦是二品妃級,多少也有點競爭力,何苦來捧別人的場子。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又不得不重新估量獨孤菀的身份。
提議一出,朝堂之上出於意料的呈現一遍倒局勢。禦史太夫自然跟隨華家決定,兵部軍方更是舉雙手讚成,就連為人處世嚴謹古板的一幹老臣也頗為滿意。忠心如他們,最怕後宮亂政,亦最擔憂外戚擾權。現在來了這個身份背景頗為了得,“外戚”要麼死的一幹二淨的,要麼離得千山萬水的候選人,如何能不高興?
然而當人人都等著慕容漣反對之時,這個在官場打滾數十年的老狐狸卻異乎尋常的沉默,默認了獨孤菀即將為後的提議。後宮徹查,女兒被廢不說,還變得瘋瘋傻傻,慕容家在宮中勢力可以說被一氣拔了。
有人說,慕容漣因女犯罪反被牽連,不得聖意,所以小心謹慎。
有人說,慕容漣妄圖插手軍部要事,反倒被耍了一把,把柄落在旁人手上;
有人說,慕容漣不知為何得罪了雲國商會,南方的財路被人斷了一半,所以愁雲繚繞,不敢再得罪有雲國皇室撐腰的獨孤菀。
有人說,那日散朝之後,慕容府上吼聲陣陣…
無論如何,不關其他,靖宗李允的第二位皇後,即是****曆史上最為有名的一位,敏慧文德聖皇後獨孤菀正式從紫宸宮小小的宮牆中,走進了旁人的視線中。
沒人能想到,正是這樣一個女人,在以後的政治風雲中,以她獨有的堅韌和智慧,不屈服於人的心性和毅力,經曆過種種悲歡離合,承受許多心酸悔恨,撐過了幼子即位,熬過了朝廷爭鬥。縱是麵對死亡和誤解,她亦不曾表現過半分軟弱。外抗強敵辱國,內治奸臣爭權,這是一個獨屬她的燦爛詩篇。
她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對著千軍萬馬可以麵不改色;
她是一個柔弱的女人,親生兒子的病痛便能折磨得她淚流滿麵;
她是一個幸運的女人,冥冥之中似乎天意已經為她安排好一切,賜予她所有;
她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冥冥之中似乎天意剝奪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既剝奪了享受愛情的機會,命運的絕望亦未給她足夠的時間來學習怎樣當個母親;
然而,不論是堅強的,柔弱的,幸運的,還是不幸的,獨孤菀,這個帶著亮色的名字,這位給予後人深遠影響的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總歸是不平凡的。從立後詔書宣讀的那一刻起,亦或說更早的,是從她踏入那道沉穆的宮門開始…
……………………第一部:宮牆深
…………………………………
撒花,撒花,呃,終於能打上完結兩個字了
丫頭那是淚流滿麵啊...
瓦知道如此結局是會讓眾親拍死瓦的....
但是,這個,第一部確實就到這裏了...
至於後續的後續的後續,以及第二部,呃,丫頭在公眾版詳細說明。
遁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