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泥石流之謎(1 / 2)

遊俠引言: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高原、丘陵占國土麵積的69%,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泥石流災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肆虐的泥石流給城鎮、農田、工礦企業、運輸、能源和水利設施及國家建設工程等都帶來極大的危害,每年要造成數億元的經濟損失和幾百甚至上千人的死亡。那什麼是泥石流呢?就讓我們走進泥石流的世界。

泥石流是指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在重力與水的作用下,沿斜坡或溝穀突然流動的現象。泥石流是山區常見的一種突發性嚴重自然災害。它來勢凶猛,曆時較短,具有很大破壞力。這種洪流最快時甚至可以每秒10米的速度前進,上千噸的巨石竟象漂浮在水中的木塊那樣忽浮忽沉地被帶到山下較平坦的地區才停止滾動。在幾分鍾或幾十分鍾內,泥石流便可將數以億計的土石方搬到山下,它流經的地方,農田、道路、村莊,一切建築物都遭到很大的破壞。

泥石流的活動並不是經常發生的,它往往需要幾年到幾十年才爆發一次。泥石流的發生受人類經濟活動影響很大。砍伐森林、陡坡開荒、過度放牧和修路切坡、開礦棄渣等行為,使鬆散物質進一步失去穩定性,為泥石流的發育增加了可能性。{TP泥石流之謎.TIF}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褶皺帶(山係)、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帶、歐亞大陸內部的一些褶皺山區。世界上有近50多個國家存在泥石流的潛在威脅。其中比較嚴重的有哥倫比亞、秘魯、瑞士、中國、日本。

中國,有泥石流溝1萬多條,其中的大多數分布在西藏、四川、雲南、甘肅。四川、雲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則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國有70多座縣城受到泥石流的潛在威脅。而日本,竟然有泥石流溝62000多條,在春季、雨季經常爆發。

泥石流按其物質成分可分為3類: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砂粒、石塊、粘度大、呈稠泥狀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稱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質狀態可分為2類:

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體物質占40-60%,最高達80%。其中的水不是搬運介質,而是組成物質,稠度大,石塊呈懸浮狀態,暴發突然,持續時間亦短,破壞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體物質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為搬運介質,石塊以滾動或躍移方式前進,具有強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積物在堆積區呈扇狀散流,停積後似“石海”。

以上分類是我國最常見的兩種分類。除此之外還有多種分類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類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類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發展階段分類有:發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第一,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於水流彙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上遊形成區的地形多為三麵環山,一麵出口的瓢狀或漏鬥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於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遊流通區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穀,穀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遊堆積區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穀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第二,鬆散物質來源條件:泥石流常發生於地質構造複雜、斷裂褶皺發育,新構造活動強烈,地震烈度較高的地區。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錯落、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另外、岩層結構鬆散、軟弱、易於風化、節理發育、或軟硬相間成層的地區,因易受破壞,也能為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碎屑物來源;一些人類工程活動,如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開山采礦、采石棄渣等,往往也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