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獨闖空無一人的陰宅村(2)(2 / 3)

“真武大帝,本為北方水神,五逸《九章懷句》雲:‘天龜水神。’《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雲:‘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可永樂帝卻偏偏將北方位的神靈立於南方,南北太和陰陽倒置。”

“你的意思是以水之神聚引火靈?”周天師的話衝出口,隨即馬上覺出自己今天心元有些把持不住,少了修道者應有的穩重。

老道像是沒聽見周天師的話,隻管自己往下說:“你看到殿中那盞油燈了嗎?雖然隻是個星星之火,豆大光明,卻是五百年未滅。這是金殿中的又一奇,其中是否另有深意?”

“這種種不尋常的現象,又有誰能把它們關聯在一起,悟出其中幾分天機?!”老道像是無奈又像是在感慨。

話說到這裏,兩人沉默了許久。是因為一個在思考,是因為另一個在等待。

思考的,是想從這些現象中分析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等待的,是知道對方還會繼續尋找其他答案。

“老哥,你先前提到的劉基與太祖密談,記下的‘火靈之續繼,唯假於真武……’,這‘火靈之續繼’又為何意?”

駝背老道有些得意地笑了笑,一切果然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永樂年間,宮中抄錄畢兆邑退歸田園之後,寫下部《編撰存疑細析》,其中大多內容都是針對《永樂大典》編製過程中的疑問和缺遺而寫的,此書就有關於‘火靈之續繼’的分析解釋:遠古天地分物初始,五行之道分為火靈、水冥、土聖、金精、木髓。所以這‘火靈之續繼’應為水冥。”

“哦!”這一聲隻是表示對老道博學的感慨,卻絕非大徹大悟。

“畢兆邑是尋典著照古文麵上來解釋的,我倒覺得這話從字麵上還可以理解為‘要讓火靈之力延續,’然後該如何去做。隻是太祖的對話隻錄下個開頭,缺了後麵的內容,不能前後連貫著解釋,那麼真正的意思唯有自己去揣摩了。”老道說完這些,站起身來就往天柱峰下走去。他雖然是個駝背,步法卻是異常的輕盈自在。

周天師跟在他背後走了兩步便又停住了,因為老道背對著他緩緩擺了下手:“你的事急,此趟我也不留你了。要有時間就在金殿這裏多揣摩揣摩,沒時間就往山下趕吧。隻是記住,身雖不由己,意卻由心生,因果自百念,生死一著棋。做,則無怨;不做,也莫悔。”

周天師怔在原地許久許久,他是在揣摩,而且是在揣摩老道臨走時留下的幾句話。至於“火靈續,假真武”之說,他不準備想得太多,因為最終會有其他人做出決斷,他隻需要把收集到的信息帶回去便罷。

周天師從武當山下來沒有回龍虎山,隻是遣了一個徒弟回龍虎山,把尋訪的情況告知掌教,而他自己則直奔太湖三島。他們在下山的時候掌教天師就已經講清,尋不到答案也便罷了,要尋到答案的話,都將搜羅到的信息直接帶到太湖三島會合,以防夜長夢多。

可沒想到島上目前局勢如此危急,再多留一刻都有被對家全困的可能。所以不能再等其他幾路尋訪的人了,先逃離了險地再說。

當周天師把自己尋訪經過的前前後後以及獲取到信息的細節碎末都告訴給魯天柳後,一下將魯天柳心神收攏住的竟然是駝背老道最後走時留下的那句話。冥冥之中,她覺得在什麼地方有人對她說過這話,像是在夢裏,又像在前世。她似乎曾因為這話而熱淚盈眶……

魯天柳順著那條蜿蜒的石道往前走去,她已經決定獨自麵對這個死寂如同墳墓般的小鎮。

手掌的掌紋、骨節縱橫交錯,細密的雨絲均勻灑上去後,在光線的作用下亮度不一,有暗有明。於是魯天柳便從這明暗的交替和掌紋的分布中看到了答案——順出相式。她用的卜算法綜合“掌卦”和“遂境算”,除了像魯天柳這樣天性通玄的人,能夠學會並運用的很少很少。

“‘順出相式’!既然能夠順出,那麼進去就不會有問題。”魯天柳心中暗想。至於這卦象是否準確,進去過程有多艱難,她卻沒作考慮。

繞過了池塘,再往前就是小鎮的入口了。

魯天柳再次停住腳步,用清明的三覺仔細搜索。說實話,她期盼能從這些建築中找到人的跡象。即便那人是對手、是人扣,她心裏也會比現在放鬆許多。

在路邊,有一叢剛剛綻開了的野花。那些小花潔白裏透著些淡藍,滑嫩如珠,晶瑩如玉,花瓣潔淨得像是透明的,在雨中顯得格外的嬌怯柔弱。這捧花中,有一根花枝折斷了,垂掛在那裏輕輕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