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分食共裘飽暖之(1 / 1)

西疆盡管現在由華家實際控製,但是總歸還是一塊南越領土。在西疆沒有明麵上和南越政府鬧崩之前,這麼多年以來西疆都是十分純粹的農業,以至於很多東西都需要南越其他地方的特產才能保證正常的社會運轉——木材和木炭當居其首。

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己治下的領土可以輕易的獨立運轉。畢竟,西疆人對於某個國家的某姓政權,向來是沒什麼歸屬感的。

沒有哪個國家在將西疆劃入自己領土之後敢於用西疆人做軍士,也是一樣道理。

久而久之,六百多年過去,現在的西疆已經成為了三國公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所有的尚且稱得上平原的土地除了荒地就隻有農田,連鹽鐵銅之類的礦產地也被死死壓住無人開采,導致西疆幾乎沒有獨立的機會。

這是西疆之不幸,但如果不是因為南越政府的中斷木材薪炭供應,西疆也不至於到這樣的地步。

這是華家人選擇西疆落腳才給人家帶來的麻煩,解決這樣的問題,華盈琅當然義不容辭。

在組織從西蜀進口一些薪柴木炭的同時,華家旗下原有的一些冶銅打鐵的鋪子慢慢的也消減了木炭的用量,在大一些的城池當中有的甚至不再營業。

不與民爭利,這是華家人的信條,也是當初華盈琅提出的第二項計劃。

藏富於民,就是依靠民眾吃飯;不與民爭利,則是不搶別人的飯碗。

華盈琅想過,華家自己有優勢,就應當做利用自身優勢的事情。

如果和普通民眾經營同樣的東西,且不說偌大的華家這麼做簡直是在欺壓百姓,華家也不見得真的能得到多少好處。

現在最重要的是,不能讓西疆的民眾連一個年都過不安穩。

炭,必須至少能夠滿足民用才行。

手工作坊、冶銅礦場、打鐵煉鋼,這些地方,盡管可以通過現在控製用量的方法暫時度過年關——畢竟臨近過年,這些地方也不是常年運轉的。但是從長期來看,找到合適的代替品才是長久之道。

華家和西蜀的合作要等到年後才開始……華盈琅忍痛派出身旁的安玲瓏,前往西蜀直接和夏侯氏談判。

她記得,夏侯家雖然是謀士家族,但是西蜀的很多產業他們都有涉及的。木炭,顯然也是其中之一。

安玲瓏這樣的九轉玲瓏心,保不準真的比比幹多兩竅。

安玲瓏去了。

結果確實是幸不辱命,但是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去時華盈琅囑托過,若是提出的交換要求裏包括華氏錢莊的西蜀銀票獨立兌換權,直接拿他們西蜀的聖旨壓人就是了。除了這個堅決不能鬆口之外,沒什麼是不好商量的。

而安玲瓏真的麵見了夏侯少主的下屬之後才覺得,幸好隻有這一條是堅決不能鬆口的。

華家在西蜀的產業經營權,華家在三國其他地域的產業所售賣的東西……

甚至是在南越那個已經成為傳奇的“商世”大市街,都被直接訛詐掉一塊大好的寶貴地段做了夏侯家的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