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赤壁之序幕(1 / 2)

楚炘秋這一席話,簡直是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效果。司馬朔瞬間就有了信心。同時沒忘了內心中的疑惑,問道:“那麼炘秋,具體要怎麼做呢?”

楚炘秋打開“三國殺掌控器”中的地圖,給他比劃道:“先說具體戰鬥的,你看到沒有,這個地方的地勢易守難攻,還有長江天險,我們占據這裏是絕對有利的。同時呢,最近算是冬季,還沒到春天,氣候幹燥,風向又適宜,適合我們對他們放火……”

楚炘秋講了一堆,司馬朔聽進去多少不知道,但是他卻目瞪口呆的看著楚炘秋指著的地名。

赤壁!

等楚炘秋發現司馬朔的走神,氣呼呼的質問時,司馬朔道:“炘秋,我說這地方的名字。感覺太…”

楚炘秋瞬間明白了。

三國的最大兩個經典戰役,一個官渡之戰,一個赤壁之戰。這些簡直是膾炙人口,眾所周知。

官渡是曹老大奠定北方的核心戰役。至於赤壁,則是吳國和蜀國奠定自身基業,乃至於三分天下的戰役。在赤壁之戰中不知道出現了多少英雄豪傑,周瑜,諸葛亮…種種故事,令人無限向往。N年後蘇軾寫了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豪邁連連,讓人遙想當年。

而這次的戰役也能叫“赤壁之戰”。不過嘛,卻是魏蜀吳群四個勢力一起合力來打穿越。目的嘛,則是將穿越直接給扼殺了。讓自身少一個牛X的敵人。

楚炘秋笑笑道:“不錯。既然我們占了原來吳國的地盤,那麼也試試的玩一次赤壁之戰。至於這幾個勢力,就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吧。”

司馬朔點點頭,道:“好,要不,就先從讓他們產生矛盾開始?”

……

魏蜀吳群四個勢力合在一起,不管是誰,在他們眼中就是被碾壓的份。然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有衝突……

本來這一切都放在了可控的範圍內。直到司馬朔和楚炘秋這一次談話後,派遣出了招募來的,身家清白的三國殺世界原住民去散播了種種小道消息後。

原來勉強還算和諧的四個勢力聯軍很快就矛盾重重了。

……

孫權原諒了於吉,可是孫權的手下不這麼想。在司馬朔所派遣人的流言下。很快的在廬江出現了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此故事改編於李世民同學的玄武門之變,其中有N多細節不同。

在這個故事裏麵,孫權扮演了一個陰暗的角色。在自己的哥哥孫策受傷的時候,為了吳國的權利,為了做吳國的主公。為了自身的野心,為了…策劃了一個驚天動地的陰謀。在這個陰謀裏麵,渣權不惜與群雄的於吉勾結。兩人狼狽為奸,根據渣策的性格,讓於吉扮成乞丐,然後用了種種計謀來謀害孫策並且取得了成功……

這個故事傳到了吳國諸將的耳中,吳國諸將不高興了。尼瑪的,於吉是謀害我們老主公的凶手,雖然我們不相信現在的主公也有份(此點有待考證),但是卻必須要給我們一個交代。最好是將於吉千刀萬剮。哼,早看這個樹皮臉不順眼了。

而吳國智商最高的大都督周瑜,本來是能識破這個流言的,但是他和孫策是好基友,加上孫策的死確實和於吉有關。所以對於這事情根本就不阻止。

就這樣,於吉在吳國別提有多不待見了,即使渣權講道理擺事實打比方,讓眾將不能在明麵下手。但是暗地裏的下絆子卻不可少,給他吃的食物吐口水放巴豆“加料”也就罷了。甚至某些狗膽包天的甚至還給於吉下下毒。

要不是於吉前麵不小心的拉肚子,差點把腸子都拉出來了。導致之後的極度小心,不然的話很有可能直接給毒死。

對於這事情,於吉極度的鬱悶,找過渣權交涉,渣權也讓人去查。可是…大家都覺得於吉是謀害孫策的真凶,誰有那心思去查啊。就算查到了最後也查不到,孫權發怒了最多也就從死牢裏麵拉個悲催的孩子抵罪。

於吉的脾氣還算好,即使給那麼對待了卻還是沒發作。但是和他一起的呂布卻給誤傷了很多次。要不是身為天下第一猛將的呂小強體質實在太好,這時候都變成死小強了。

體質好不等於脾氣好,對於這事情呂布可與於吉大大不同。知道孫權對他們比較好,就直接去找吳國諸將鬧了。

吳國諸將當然不服了,好吧,那麼打。問題是呂小強的實力實在太強,太史慈甘寧等人一起上,居然都不是對手。最後還是靠文官用謀略,讓智商不行的呂布總是吃虧,才扳回麵子。

即使後來在孫權的要求下,周瑜介入勸解了。但是吳國和群雄的仇恨卻成功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