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初診的糖尿病患者如何選藥(1 / 1)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 王建華

導 讀:

由於在2型糖尿病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中,胰島素抵抗貫穿始終,而胰島素的分泌要經曆一個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因此,初診的糖尿病患者在選擇治療藥物時,一定要考慮到自己所處的病程階段,並根據自己所存在的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上的缺陷等具體情況而定。

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始動因素。也就是說,當人體代償性分泌的胰島素不足以克服胰島素抵抗時,就會導致血糖升高。此類患者最先出現的是餐後血糖升高,然後是空腹血糖升高。

在臨床上,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有二甲雙胍、噻唑烷二酮類等藥物。增加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有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和非磺脲類)和外源性胰島素。延緩葡萄糖吸收的藥物有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拜唐蘋等)。

對於初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首先應該經過2~4周單純的飲食控製和運動治療。經過這樣的治療後若是血糖控製得仍不理想,可以加服A-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進行治療。其中,身體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選用雙胍類藥物進行治療;體重正常和消瘦的患者可單獨選用磺脲類藥物,或聯合使用磺脲類藥物與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進行治療;必要時還可聯合應用磺脲類和雙胍類藥物進行治療。需要強調的是,初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用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口服降糖藥的起始劑量宜小,並可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適時地調整治療方案。②目前主張,當應用一般治療劑量的單一藥物不能將血糖控製在理想水平時,不宜再盲目增加藥物的劑量,而宜及早聯合應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有不同藥理機製的藥物進行治療,通過藥物的協同作用可使患者取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並可將藥物的副作用降至最低。③經過聯合應用足量的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後,若是患者的血糖仍達不到理想的水平,即可認為該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藥無效,應及時改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對於初診的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自始至終都須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同時還應配合使用飲食控製和運動療法。若經過這樣的治療患者的血糖仍控製得不理想,也可加用A-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進行治療,必要時可聯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與雙胍類藥物進行治療。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降糖藥品種很多,每種藥物都各有特點,具有不同的作用時間、降糖效果、服藥方式及副作用。作為初診的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降糖藥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藥物的特性。同時,要考慮到自己的具體情況,如血糖譜特點、肝腎功能、服藥的順應性以及年齡等。例如,經常出差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方便、合適、順應性好且每天隻需服用一次的藥物;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為對低血糖的耐受能力較差,應該選擇降糖效果比較溫和的藥物。總之,對所有糖尿病患者來說,沒有“最好”的降糖藥,隻有最適合自己的降糖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