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學生會有“學的好不如考的好,考的好不如報的好”的感慨?

為什麼有的學生隻要夠高考一批次的分數線(重本線)就能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名校錄取?

自主招生該不該讓孩子參加呢?

某某分數該報什麼學校?

學什麼專業未來發展好?

女孩子該學什麼專業呢?

本科就想去港澳台的大學讀書該怎麼辦?

以上的這些都是本人從事高考誌願填報以及升學規劃研究長達10年來遇到的有共性的代表性疑問。在與一屆又一屆的考生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怎樣選擇與成績相匹配的院校,怎樣填報與誌趣相投的專業,是最讓考生和家長頭疼的問題。

高考考什麼?一、考分數,拚誌願。正所謂七分成績定,三分誌願拚,分數和誌願是成功高考的兩大要素;二、考學生,考家長。考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心態調整能力,考場應變能力;考家長的參謀指導能力,支持配合能力,經濟承受能力。

高考誌願是一項需要緊密合作、有效溝通的係統工程:分數是基礎,誌願是關鍵。高考考學生,誌願靠家長。因此說,家長指導不盲目,孩子發展才對路。

填得準,相當於20-50分的分數提升;報得對,相當於5-10年的職場奮鬥。考生和家長不再為該選哪所院校而焦慮、不再為該報哪個專業而糾結、不再為是否上線而提心吊膽、不再為高分落榜而愁眉苦臉,統籌兼顧到分數、誌趣和潛力,求得考生一輩子的持續發展。

著名作家路遙曾在《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寫道:“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卻往往隻有那麼幾步,特別是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了一步,可能會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甚至可能影響人生一輩子!在現在這種規範化、程式化的社會,人生緊要的隻有幾步:高考、婚姻和就業,而高考作為人生緊要步伐中的第一個拐點,尤其重要!

本書主要麵向高三學生及高中家長,針對高中階段學生升學熱點問題——心態調整、自主招生、誌願填報以及港澳台院校申請,進行科學、係統的分析,對家長和學生普遍存在的疑問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梳理、解答,讓家長能夠從眼花繚亂的信息衝擊中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數。

本書是高中家長尤其是高三家長的備考指南,指導家長為考生爭取各種升學機會,是“老梁說高考”係列叢書中一本提綱挈領、通俗易懂的圖書,是值得家長人手一冊的工具書。本書中的案例都是來自於聖達信升學規劃研究院“一對一”個性化服務指導報考的真實案例,對於考生和家長都具有很好的參考性和實踐性價值。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