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芽,我們也別在家裏閉門造車了,還是實地考察一下最佳。”當當的心情逐漸好起來。
“好主意!每個國家都有能源,我們先去哪兒呢?”叮叮摸摸頭上的小豆芽道。
“聰明的小豆芽這會兒怎麼變糊塗了,我們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不就可以了嗎?”
當當說完舉起萬能電子魔盒喊道:“萬化神通——到美國!”話音剛落,腳踏祥雲的叮叮、當當已到了美國。叮叮、當當低頭向下一望,工廠林立,美國經濟確實發達,但卻是能源消費大國,石油儲量在迅速下降。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消費國。按照美國能源部報告,在2010年,美國所需石油的70%依賴從外國進口,而後還會進一步增加。在美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約占42%,煤約占24%,天然氣約占20%,核能約占8%,水能、太陽能和風能等約占4%。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美國政府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製訂了“能源之星”計劃,80年代後期又對有關行業,如家用電器、汽車製造業和建築照明業等製訂了廠家必須節能的規定,而能源密集型生產企業,如化工、石油煉廠、金屬冶煉、食品加工和陶瓷、玻璃燒製、木材加工和造紙等生產廠家,采取停產或並轉,或者必須采用新型節能技術,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濟對能源的依賴性。另外,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非能源密集型行業,如金融服務行業、微電子、通信信息技術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也使美國的能源消耗強度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