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晶瑩剔透——可燃冰的結構和成分(1 / 1)

叮叮在上學的路上碰上了當當,他神秘地對當當說:“小尾巴,冰可以燃燒,你信嗎?”

“小豆芽你大白天說夢話!沒發燒吧?如果冰可以點燃的話,冬天你家就不用交暖氣費,直接弄些冰塊放家裏不就行了!”當當不屑地說。

“不明白了吧,要不你隻能做我的小尾巴呢!我說的冰叫做可燃冰,它是一種燃料,它比天然氣的本領大多了,還是讓我給你講講吧。”叮叮得意地說。

可燃冰從外表上看,像冰霜,它是天然氣和水在溫度2℃~5℃時形成的一種白色固體物質,有極強的燃燒力,所以被人們通俗地稱為“可以燃燒的冰”。

可燃冰是由於海洋板塊活動而形成的。當海洋板塊下沉時,較古老的海底地殼會下沉到地球內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氣便隨板塊的邊緣湧上表麵。當接觸到冰冷的海水時,在深海壓力下,天然氣與海水產生化學作用,就形成水合物。所以,可燃冰學名叫“天然氣水化合物”。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稱為“甲烷水合物”。在常溫常壓下它會分解成水與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壓縮的固態天然氣。它燃燒時所產生的能量比同等條件下的煤、石油、天然氣產生的能量高出數十倍,燃燒後的汙染要比煤、石油、天然氣少,可以說幾乎任何殘渣或廢物都沒有。所以,可燃冰被稱作“未來新能源”。

從物理性質來看,可燃冰的密度接近並稍低於冰的密度,剪切係數、電解常數和熱傳導率均低於冰。可燃冰的聲波傳播速度明顯高於含氣沉積物和飽和水沉積物,中子孔隙度低於飽和水沉積物,這些差別是物探方法識別可燃冰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