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的路上,叮叮、當當正在向同學炫耀三峽之行,萬能電子魔盒傳來奧特瑪爺爺的呼叫:“叮叮、當當,馬上到爺爺的家裏。”
叮叮、當當沒有遲疑,腳踏祥雲飛到空中,正巧一陣風吹來,差點沒把當當從祥雲上吹下去。
“討厭的風神,別不拿我小尾巴當回事。”當當氣惱地說。
“對,找風神算賬去,敢惹我的小尾巴!”
叮叮、當當駕祥雲直衝雲霄,途中,他倆碰到一老者,叮叮有點生氣地說道:“你就是傳說中的風神吧!”
“是,但我隻是一個傳說,風不是我用風布袋刮起來的,它真正的形成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風神怯怯說道。
風是地球上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在氣象上,風常指空氣的水平運動,並具有風向、風速(或風力)、風級、風頻等特性。
風向指風吹來的地平方向,一般用16個方位或360度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空氣的行程就是風速,通常是在一段時間內各瞬時風速的算術平均值,即為平均風速。風級就是風速大小的等級。1805年英國人蒲福把風分成了從0級到12級共13個等級,後來又補充了每級風對應的數據。各種速度的風出現的頻繁程度就是風頻。更確切地說,風頻指在一定時間內,相同風速出現的時數占總時數的百分比。常為日頻、月頻和年頻,在風能的利用中總是希望某一風向的風的頻率盡可能大,特別不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風向有較頻繁的變化。因此風頻是描述風能資源的重要指標,是製定風能開發計劃的首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