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追根溯源——地熱能的來源(1 / 1)

今天是星期天,叮叮約當當、馬小胖、韓淩雲一塊兒來家裏做作業。做著做著當當不禁迷糊起來:她好像突然走進一座大山,看見從山頂冒出一縷縷青煙,揉揉眼,看不清楚,就又好奇地往前走。剛要靠近,突然一聲巨響,一團火球從山頂飛出直向她撲來。想跑,可是雙腳好像被什麼捆著似的,急得當當大喊“救命”。

“怎麼了當當?”叮叮急忙問道。

“我夢見山頂飛出一個火球。”當當驚慌地說道。

韓淩雲接著說:“那一定是夢見火山爆發了。”

“是呀!火山爆發是地下的熱衝了出來,但地熱是怎樣來的呢?”馬小胖提出了問題。

“這好辦。”叮叮說完拿起萬能電子魔盒喊道:“百變搜索——地熱能!”於是萬能電子魔盒進入了搜索程序……

所謂地熱能,簡單地說,就是來自地下的熱能,它是一種天然可再生的能源。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會引起火山爆發及地震發生。

導致地球內部溫度這樣高的熱量是從哪裏來的呢?所有解釋都—致認為,地球物質中放射性元素如鈾238、鈾235衰變產生的熱量是地熱的主要來源,這些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過程就是原子核能的釋放過程。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無需外力的作用,就能自發地放出電子、氦核和光子等高速粒子並形成射線。在地球內部,這些粒子和射線的動能和輻射能,在同地球物質的碰撞過程中便轉變成了熱能。這些熱能不斷向太空釋放,形成大地熱流。由於地球的表麵積很大,單位麵積內放出的熱量極其微小,所以全球平均大地熱流量並不大,以致人們平常很難直接感覺出來。

地熱資源按溫度可分為高溫、中溫和低溫三類。溫度大於150℃的地熱以蒸氣形式存在,叫高溫地熱;90℃~150℃的地熱以水和蒸氣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叫中溫地熱;溫度大於25℃、小於90℃的地熱叫低溫地熱。高溫地熱一般存在於地質活動性強的全球板塊的邊界,即火山、地震、岩漿侵入多發地區。著名的高溫地熱田有冰島地熱田、新西蘭地熱田以及我國的西藏羊八井地熱田等。中低溫地熱田廣泛分布在板塊的內部,我國華北、京津地區的地熱田多屬於中低溫地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