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在江南丈量土地,要求大戶退田。其中大頭是地主侵占官田,小部分是豪族侵占民田。
蘇鬆賦稅是天下最重,民間傳說是懲罰吳地百姓支持張士誠——屬於站錯隊的懲罰。
實際上,國朝之初,北方基本已經被打爛了。早在蒙元之前,華夏北方就先後被契丹遼、女真金所統治,發展當然不能跟南方比。
底子差,再加上蒙元主要禍害北方,蒙古鐵騎主力也都在北方,義軍更以北伐為口號和目標,北方百姓實在是苦不堪言,恐怕連石頭裏都要榨點油出來。
建國之初,蒙元北逃,必須追擊殲滅,否則大明法統不正,那麼軍費壓力自然也壓在了南方富庶地區。
蘇鬆之地,負擔最最重的又是官田。
官田的稅賦之重,簡直將佃農視作了奴隸,所以這些農奴也是最早逃籍的。後來逃籍之風漸長,農戶逃籍的同時也將平日耕種的土地帶了過去,加上胥吏上下其手,官田搖身一變變成了民田。
這便是海瑞首先要大戶們吐出來的土地。
起碼要吐到國朝初期的官田數量,而這絕對是在割人家的心頭肉。
此外,豪族並不介意退還奴仆侵占的民田——反正他們本來也抽不到租子,都被刁奴吞沒了。然而因此引發的訴訟大潮,則創造了後世有名的諺語:種瘦田不如告肥狀。
流氓無賴爭相去告富戶,有些刁民將賣出去的田土再通過訴訟索要回來,一時間竟然成了風氣。
於是整個江南都震動了。
徐元佐如今就站在地震之前。
不過他並不打算告訴別人,隻是自己做好了應對地震的準備。而且這種政治領域的地震,非但不會死人,還會創造許多增收的機會,關鍵就看是否有人能夠把握了。
徐元佐將鄭嶽的要求告知了徐璠,徐璠因為自己家也要辦書院,當然樂意在這上麵幫忙推動一把。何況徐階連自己的印信都交給他保管了,可見授權之大。
敲定了推動社學入考成法之後,徐元佐帶了棋妙、梅成功,做了馬車連夜往唐行趕去。
因為唐行的經濟書院就差揭幕了。
這個時代,經濟兩字還是“經世濟民”的意思,給人一種文科,尤其是政治專業學校的錯覺。實際上徐元佐找程宰一起合辦這個書院,目標是培養堪用的財務人員。
辦書院這種名聲大於實惠的事,程宰當然不肯輕易出錢。徐元佐出錢,他負責跑腿、聯絡、授課,同樣掛個創辦者的頭銜,這倒是他樂意做的。
程宰正在經濟書院與聘來的行家老手說話,聽說徐元佐來了,連忙出門迎接。
徐元佐已經跳下車,看著這棟位於城中心的大宅院頗為滿意。他並不喜歡自己出錢建學校,這樣成本太高,幾乎沒有回報可言,但是現在正當用人之際,而且以後對人才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不得已也隻能自己掏錢幹了。
以後有了徐氏基金的支持,後續運營費用就可以不用自己出了。
徐元佐見程宰迎了出來,連忙見禮。如今兩人都是生員,雖然程宰年紀大許多,但也隻需要行朋友禮數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