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突擊步槍動作的可靠性是許多世界名槍無法比擬的。但是由於95式突擊步槍在人工機效方麵尚有不合理之處,同時,也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所以95式突擊步槍的實戰性能還屬未知數。
95式突擊步槍全槍的質心及自動機的質心與槍膛的軸心幾乎重合,這種優化設計非常成功地把自動機複進到位和後退到位的撞擊點選擇在自動機質心的水平線上,可有效地增強射擊時全槍的穩定性和機構動作的平穩性,從而對提高射擊精確度大有益處,這一點與法國的FAMAS式突擊步槍很相似。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國產95式突擊步槍雖然也做到了質心與槍膛的軸心基本重合,但該槍無法做到不倒手就可打開保險、卸彈匣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槍的人工機效。此外,95式突擊步槍在定型之前,曾在惡劣的實驗環境中進行各項指標的測試實驗。環境的惡劣程度讓包括對惡劣環境適應性強而著稱的以色列TAR-21步槍在內的世界諸多名槍都望而生畏。
國產95式突擊步槍有著卓越的穿透力。不僅對700米距離上3.5毫米厚的A3鋼板穿透率為100%,就是對300米距離上10毫米厚的A3鋼板射擊,穿透率同樣能達到100%。這一點,也讓其他世界名槍自愧弗如。
(5)美國M16式突擊步槍
美國一直想在突擊步槍領域超越蘇俄的AK47,因而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小口徑步槍的探索工作。
而1961年爆發的越南戰爭,無疑加快並催生了生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二的M16係列的誕生。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軍用小口徑步槍,M16的出現對20世紀後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徑浪潮,起到了示範和帶動的作用。然而實際上,早期的M16並不理想,口碑也遠不及AK47,它的一大缺陷就是射擊時經常會出現卡殼現象,它在越南的表現也很難讓人滿意,越南潮濕的作戰環境和惡劣的戰鬥條件加大了M16的故障率。直到現在,相當一部分人仍堅持認為小口徑武器遠距離威力太小、步槍小口徑化的道路並不可取。
小口徑槍彈使武器的後坐力大幅度降低,這樣射手就能容易地控製武器,進而有效地提高了射擊精確度。作為第二代突擊步槍的代表,M16的射擊精確度不論是單發還是連發都優於第一代的AK47。
M16使用一條細長不鏽鋼管將燃氣直接倒入後部槍機,鋼管內極易進入汙物,且汙物不易排出槍外,鋼管內徑的縮小造成燃氣壓力下降,直接後果是槍機複進不到位,造成卡殼。
關於這個問題,M16很快換裝就是很好的證明。M16是1964年正式裝備部隊的,到1967年就換裝成了M16A1,足見問題的嚴重性。相反,AK47從誕生到換代一直使用了50多年。
M16使用的槍彈並非如今北約通用標準SS109式5.56毫米步槍彈,而是美製M193式5.56毫米步槍彈。
M193用M16發射時的初速高達1000米/秒,發射後射彈存速能力低,速度銳減快,造成近距離威力太大,而遠距離威力又太小。
與使用中口徑槍彈的步槍相比,小口徑武器更顯得輕巧、緊湊且便於攜帶。尤其是在射擊時,中口徑步槍所產生的後坐力令人感到恐慌和難以承受,而使用小口徑槍彈的步槍,不必擔心難以操作,而且還利於攜帶更多的槍彈,能夠獨立執行作戰任務。
(6)ASM-DT兩棲突擊步槍
ASM-DT兩棲突擊步槍能同時滿足水下和水上使用的要求,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它采用5.45毫米口徑的線膛槍管,既能發射標準的5.45毫米×39毫米的7N6步槍彈,又能發射新研製的5.45毫米×39毫米的MGTS水下步槍彈。
MGTS水下步槍彈是采用流體力學效應穩定的箭形彈,彈徑為5.4毫米,相當於槍膛陽線的直徑,彈頭在槍膛內運動時並不嵌進陰線內。此外槍管的陰線也較深,當發射標準彈時,會有少量火藥燃氣通過膛線與彈頭殼之間的縫隙從彈頭前噴出,把槍管內多餘的水吹出槍管,避免出水後立即發射標準彈時出現炸膛的意外。
ASM-DT使用標準的AK-74彈匣,同時也可使用一種較寬的彈匣。由於這兩種彈匣的前後寬度相差很大,在長形彈匣插槽上安裝了一個可前後滑動的彈匣卡榫。彈匣卡榫定位在彈匣插槽尾部時使用較寬的彈匣;定位在彈匣插槽中部時使用相對較窄的AK-74彈匣,此時,彈匣插槽的後半部分會用一個彈簧定位的防塵蓋來保護。
12.高射擊精度——狙擊步槍
(1)美國M21狙擊步槍
從1965年始,美軍在侵越戰爭中,狙擊步槍的質量才有所提高,當時已經采用了7.62毫米×51毫米的標準彈。不過,美軍很快注意到,在M14製式步槍上加裝瞄準鏡而成的M84狙擊步槍並不適用,而從M84派生的M21狙擊步槍又出籠太慢。直到越戰後期,M21狙擊步槍才成為美國陸、海軍通用的狙擊步槍。該槍的槍管比M14步槍槍管稍重,使用特種槍彈,彈匣容彈量20發。它配有兩腳架,射擊穩定性好。扳機力小而均勻,在300米距離上可以將10發槍彈命中在直徑15厘米的圓內。瞄準鏡中可以直接看到目標距離,轉動調節器可以調整瞄準點。1987年以後,美軍開始裝備M24狙擊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