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人造衛星知識大觀園(3)(1 / 3)

4.拜科努爾航天控製中心

拜科努爾航天控製中心位於哈薩克斯坦南部人煙稀少的半沙漠地區,由蘇聯於1955年建成,占地近100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拜科努爾曾經是蘇聯多功能的航天發射基地,不但可以發射衛星、載人飛船,而且月球探測器和行星探測器也可以在這裏完成發射任務。另外,還進行過各種導彈和運載火箭飛行試驗。蘇聯有80%~90%的航天發射任務都在這個發射場完成。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就是從這裏乘坐宇宙飛船飛向太空的。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依然花巨資向哈薩克斯坦租用這個基地。

但如今,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航天發射任務比蘇聯時期少了很多。

因此,許多設施已經年久失修。但“聯盟”、“進步”兩大係列飛船還是從這裏發射升空。

除租用拜科努爾外,俄羅斯還擁有普列謝茨克和斯沃博德內兩個航天發射基地,這兩個基地主要用於發射衛星。

5.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基地

除了拜科努爾航天控製中心之外,普列謝茨克也是蘇聯時代重要的航天發射基地。普列謝茨克是其航天器、軍事衛星、戰略導彈的搖籃。

普列謝茨克基地位於俄羅斯白海以南300千米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這個發射場是蘇聯的極軌道發射場和主要的洲際彈道導彈試驗場,有些類似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範登堡空軍基地。該基地始建於1957年,主要用於發射大傾角的偵察、電子情報、導彈預警、通信、氣象和雷達校準衛星等,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的發射場,發射次數占全世界總數一半以上。

普列謝茨克基地是蘇聯第一個航天發射場。1957年,蘇聯在此地秘密建造了洲際彈道導彈基地。此後,該基地幾乎承擔了蘇軍所有重要導彈和衛星的發射任務。目前,它是俄羅斯內陸唯一一個擁有現役航天發射場的基地,在這裏不僅發射過幾十枚俄軍最新型的“白楊-M”型彈道導彈,而且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曾經讓許多敏感的西方人膽戰心驚,這裏儲存了俄國近一半足以毀滅世界上千次的核彈頭,總量達數千枚。

6.種子島航天中心

在日本共有兩個航天發射中心,都位於日本的南部,一個是鹿兒島航天中心,另一個就是種子島航天中心。種子島是日本九州的一個小島,長58千米,周圍沒有高山,氣候穩定,地理位置非常適合進行航天發射活動。島上的航天發射中心總麵積約為8.65平方千米,於1966年開始運作,建有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射場。其中,專司“H-2”發射的吉信綜合發射場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具現代化的發射場之一。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已經發射了幾十顆衛星,數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

7.鹿兒島航天中心

日本的另一個航天中心是鹿兒島航天中心,它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屬於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該研究所位於鹿兒島縣的內之浦附近的一個多山丘而人口稀少的地區。1962年2月,開始興建,1963年12月投入使用。1965年,鹿兒島航天中心已擁有發射“卡帕”和“蘭姆達”固體燃料探空火箭的全套設施。

1970年2月11日,用“蘭姆達”4S-5火箭把重為24千克的日本的第一顆技術衛星大隅號衛星送入了太空軌道。此後,科學衛星的發射率大約為每年一顆。自1964年以後,日本擴建了發射場,以發射推力更大的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