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接收命令
地球之眼公司負責研製整個“地球之眼-1”衛星係統,是這顆衛星的主承包商。地球之眼公司從美國阿拉斯加州、維吉尼亞、挪威和南極洲的4個地麵站中發出指令,指令包括規定衛星何時拍攝,拍攝的對象是什麼。盡管此衛星將用於商業用途,但其傳輸的圖片都是加密的,需要在得到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局許可後才能使用。
3.各就各位
“地球之眼-1”是首個使用軍用級別GPS的非軍用衛星,“地球之眼-1”發射後進行了45天的校準和檢驗。兩大星象跟蹤儀校準了衛星上裝備的照相機的位置和角度。
此外,這些係統還能對地麵的目標進行精確定位,其精確度比先前的衛星高1.5倍。
人們可以通過該衛星圖片甚至可以識別棒球場上的本壘板,或者數出城市街道上的井蓋數。
4.排列好照相機
一旦此衛星捕捉到它要拍攝的目標,例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它所具有的反應輪就會轉動,以便給出它確定方向。當它靠近其適當的位置時,這些輪子就會反向轉動,讓此衛星懸停在空中旋轉,並且會排列好照相機對準目標進行拍攝。
5.核對燈光
場麵控製站可以測量太陽和衛星相對地球的角度,以決定此衛星拍攝的曝光時間。由於此衛星約4.8厘米的解析度對光學元件的準確形狀和間隔有特別嚴格的要求,所以它們得密封在管子裏,並且還要保持在近22攝氏度的恒溫下,這樣可以防止它們在太空大幅度溫差變化下出現變形。隻有當照相機準備拍照時,此管子的門才開放。
6.拍照
當上麵幾個部分都準備完善後,照相機就可以進行拍攝。一般情況下,此照相機以極其快的速度掃描目標,可以讓它在2分鍾內輕鬆產生一張900億像素的圖片。該衛星以全色模式工作時每天能夠拍攝總麵積達7×105平方千米的圖像(數據量達數10億字節),以多譜段模式工作時每天將能夠拍攝總麵積達3.5×105平方千米的圖像。這些圖像文件先由數據處理裝置加以壓縮,保存在一個1兆兆位的固態驅動器上。
7.圖片下載
當拍攝完畢後,圖像文件是以數據的形式存儲的。此衛星通過無線電波向地麵站傳輸加密了的圖像數據每天40次。一旦這些下載的圖像成了整個的衛星航片,就可以向買家出售了。截至目前,一些在線搜索引擎,如雅虎、穀歌地球和微軟虛擬地球(Microsoft Virtual Earth)等都是地球之眼公司的主要客戶。其實,地球之眼公司的圖像產品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例如國防和情報界大麵積製圖、國家和地方政府城市規劃與製圖,以及保險和風險管理、環境監測和災害救助等。
另外,利用遙感技術,不少國家還探測到隱藏在深山密林、茫茫沙漠和浩瀚大海中的寶貴資源。在海洋油氣開發與礦藏資源開發領域,都有十分重要的利用價值。
第四節 衛星導航的優點
利用衛星導航具有不受氣象條件和航行距離的限製的優點,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探險、交通、測量、精細農業和地震預報等多個領域。另外,衛星上的儀器要求功耗低、壽命長,把相關技術推廣到計算器和錄像機等領域,大大提高了電子產品的性能與質量。
第五節 衛星導航——不可不知的“GPS”
GPS是全球定位係統的英文縮寫,它是在20個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係統。它主要用於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信等一些軍事目的。該項目曆經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高達300億美元,截至1994年3月,24顆GPS衛星網絡已布設完成,全球覆蓋率高達98%。
1.GPS衛星導航原理
我們知道利用遙感衛星也可以實現實時監測等。那麼,GPS與它是否一樣呢?GPS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