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拜蕭雄為太師,招其入朝輔政也是皇帝自己的意思?”太後別有深意的看著趙佶。
趙佶低著頭道:“兒臣是覺得老丞相年事已高,總理朝政過於辛苦,所以才想到讓蕭卿家入朝分擔老丞相的重擔。”
“哀家昨天便已回宮,皇帝到今天才來向哀家請安,想必是當時還沒想好用什麼借口來搪塞哀家吧?”太後語帶不悅。
趙佶誠惶誠恐道:“母後錯怪兒臣了,兒臣確是擔心老丞相的身體才這麼做的,至於昨天沒來參拜,是想到母後舟車勞頓,怕影響母後休息。”
太後歎了口氣道:“但願皇帝不是因為怨恨哀家和你舅舅限製了你的皇權而這樣做吧。”
“兒臣今天的一切都是母後給的,兒臣對母後隻有感恩沒有怨懟,請母後明察。”趙佶跪伏在地上道。
“哎,知子莫若母,哀家知道皇帝是個仁孝之人,但耳根子太軟,容易受枕邊人的唆擺。當皇帝要懂得平衡之術,不要輕易打破已有的平衡,這樣容易引起不滿和紛爭。”
“哀家明天就搬到離宮去住,專心種花養草,以後再也不過問朝廷之事。哀家隻希望皇帝日後作任何決定都要思前想後,莫要隨性而為。”太後顯得心灰意冷。
“母後,兒臣惶恐。”
太後過去扶起趙佶,“你早已是大人了,想必早就厭煩了哀家對你的約束,從今往後希望皇帝用心朝政,莫要辜負了先皇對你的期盼。”
“兒臣謹遵母後教誨。那靈龍的婚事?”
“現在討論此事為時尚早,等三年後兩人均已成年,淩雲參加完科舉,若是靈龍不願嫁他,哀家絕不反對,但除此之外的任何理由,哀家拒不接受。”太後決然否決了趙佶的提議。
“哀家累了,皇帝回去吧。”
“兒臣告退。”趙佶無奈,隻好先行告退。
…………
第二天一早,淩雲在淩元春陪同下前往星雲學院參加入學考試。
星雲學院坐落長安城西,始建於周元五年,是長安城三十二所學院中最古老的一所。
爬滿青藤的院牆正默默訴說著它的悠久曆史。透過宏偉的大門,可以看見裏麵綠樹掩映下的黃牆碧瓦,這些千年沉澱下來的建築,透出巍峨淵深的氣息。
校門外的一塊廣場,擠滿了前來應考的考生及其家長。
淩雲看見校門前擺著十張桌子,後麵分別坐著一位估計是學院教師的人,那些應考的學生正在那裏排隊,似乎要填寫和領取些什麼。
“學院都有強大的陣法保護,隻有拿著通行令才能進入學院,姐姐隻能陪你到這裏。”
“要用心點,不許在校園裏鬧事,快去那邊排隊登記。”淩元春不放心叮囑道。
“姐,我又不是三歲小孩,這還要囑咐。”淩雲心道:“現在有蕭成鳳這座大山壓在頭上,哪裏還有心情胡鬧。”
他把白雪交給淩元春,揮了揮手,徑直走到校門前排隊。
原來那些學院教師是在登記考生的姓名、年齡、籍貫等信息。
登記完信息,那教師把一塊小木牌交到他手裏,道:“拿著它從校門進去,到裏麵自然有人安排你接下來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