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趕集去(1 / 2)

陳氏拿的是一籃子雞蛋和一些蔬菜,加上幾個繡活和納的鞋底,是那種叫千層底的鞋底。李清河挑著擔子,兩頭都掛著五隻大筐,這是李清河去山上砍柳條自己編的,鄉下男人大多都會編筐,也都拿去賣掉,隻不過李清河手巧編的比別人稍整齊一點、也更耐用。

嬌顏小胳膊上就挎著一個小籃子,隻不過比大碗口大上那麼幾圈左右,小筐梁也細的很,隻嬌顏拇指那麼粗。這是嬌顏看李清河編筐覺得好玩兒,癡纏著李清河給她編的,這麼小沒多少重量,拿著還很好看,嬌顏很喜歡。

在小筐裏還裝著她總挎在身上的小兜兜,李清河怕她累,要給她挑著,嬌顏卻說什麼也不幹,那裏麵可有自己和美美這幾天編的中國結和上次在小貨郎那換的錢,嬌顏拿了五十文,她可不想被大人發現,被沒收可就糟了!

就這樣小姐倆手牽著手跟在李清河身後,陳氏就在最後邊,聽著趕集的大人們邊走邊聊天,雖然走的有點累,但還是很快就到了鎮上。

進鎮門後,趕集的人很多,大家直奔集市那條街,陳氏早就把兩個女兒拉在手裏,怕人多把孩子擠丟了。

這是嬌顏第一次來趕集,這裏是每逢三、六、九就有集,如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都是趕集日,而每逢初一十五或節日都會有大集。

今天是十五剛好是大集。遠近村子的人都會趕過來,人最是多!或者年輕的大姑娘、小媳婦們結夥來逛逛買點什麼東西,或者有些手巧的鄉下人家賣一些自己發明的小吃。每逢大集,鎮上的東西才是最齊全的時候。

集市上這條街最是熱鬧,小商販推著小車來來回回的送貨、吆喝,這家是賣麻繩的,那家是磨剪子磨刀的,什麼胭脂水粉,劉記包子,老李饅頭的,各種吃食和哄小孩子的玩意,看的嬌顏眼花繚亂,見什麼都稀奇。

陳氏告訴嬌顏,其實平日裏鎮上是分市(肆)的,一般賣吃食的是食肆,就和現代的夜市差不多都是分類的。不過像今天這種大集是不好分的,就好像嬌顏家又有蔬菜和雞蛋,又有筐,都是一家賣,不好分開賣,所以在這街上東西很雜什麼都有。

李清河挑著擔子找到一塊空地,旁邊人大多李清河都認識,互相打了招呼,幾個人就這停下來。村子其他人也都或遠或近的找到空位置,就像前世擺地攤一樣,陳氏從筐裏拿出從家帶來的小杌凳打開坐在上邊,這種小杌凳很小巧、方便,可以折疊打開,人不用了就可以合上,方便攜帶。

擺好了他們帶來的東西,嬌顏就拉著美美要去逛街,陳氏不同意,“弱弱乖,一會再去,現在來的都是賣東西的人,上貨的人多、擠,等人穩定了再去!”嬌顏看了看街上的人是有點擠,還有很多小商販推著小車來來回回,確實不方便,等他們安頓好了再去也成!再等等說不定東西會更齊全!

看著街上熱熱鬧鬧的,嬌顏沒覺得煩,反而勾起了前世在大學時的回憶,那時候學校有舊貨市場,學生一般都有很多沒用的東西,買了沒幾天又不喜歡了,於是都拿去賣。那時候和幾個要好的姐妹一起拿著大包小包的到學校指定的空地去擺攤,人山人海討價還價的,每個人都很興奮,記得最後有一個姐妹甚至賣東西賣嗨了,沒收住,把身上穿的新買的外套當場脫下來就賣了,隻賣了20元,過後興頭過了,後悔的想撞牆,就這件事整整被大家嘲笑了一年,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那些事是那麼的單純、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