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學校惹事(1 / 3)

洪霞有時候向老同學楊玉芬訴苦,電話半個小時不歇,劈裏啪啦說的玉芬插不上嘴。

玉芬表揚她做得細致,洪霞嘴上謙虛,心裏還是很受用的,玉芬也煩惱,她的兩個孩子注定要始終比別人多操一份心。

現在在上高一,兒子嘛,不想學了,想出國,女兒呢,則在為分班的事,向洪霞打聽。

同學聚會也過去一段時間了,既然有事,她們就約好,這個周六下午,孩子們都有課時,去悠閑美地小聚下。

又聚的時候,他們三個一點都不拘束,但看得出來,每個人還是精心打扮的,多年不見,對人生的態度,價值觀,以及生活的水準等等,很多事可以從穿著、打扮和一些細微之處都能顯現的,馬洪霞身材保持的好,穿一件淺灰色的連衣裙,上麵繡的是同色係的大朵的牡丹,短發,格外精神;楊玉芬個子高,則是一身休閑;劉寧芳比較發福,一套陶玉梅的服飾,也顯得華貴不少。畢竟是老同學,隻一眼,大家坐在悠閑美地裏,覺得蠻有良好感覺的。

副園長伸手向服務員說:“我來請,我來請。”另外兩個也不客氣,點了自己愛吃的點心和水果。

她們談得最多的還是孩子,當然老公也要談,隻是比較含蓄,劉寧芳的老公大家熟悉,她們就開寧芳玩笑:“是誰先追的誰?”

寧芳笑眯眯地好像回到戀愛時:“我們兩家很近,他哥哥和我哥哥是好朋友,他也跟著哥哥到我家玩,時間長了就好上了,說不出誰追的誰。”玉芬瞅著她,譏諷:“那就是你追的他,沒拒絕,說明你對他有好感!”洪霞也說:“女孩子嘛,又是為數不多的考出農村的,男孩子還不是趨之若鶩呀。”寧芳感覺美美的,說:“他那個人真的還是不錯的。”這麼多年,寧芳對老公這麼評價,洪霞和玉芬認為她們是很恩愛的一對,玩笑歸玩笑,還是很祝福她們的。

接著,玉芬就開始說她的煩心事,孩子選文科還是理?說來也巧,洪霞的兒子高三,寧芳的女兒高二,那對雙胞胎高一。

作為兩位過來人,給她的參考應該是最中肯的,偏偏寧芳女兒學的是文藝類的,女兒從小學習美術,畫畫一直很好,得過無數獎項,女兒要走藝術道路,早就定了,所以不存在選科問題。

洪霞是個想操心的主,但那個教授老公,人家是大學生,更有發言權,這時的洪霞說出的話,權當是個傳話筒,這是她自己的原話。

洪霞說:其實在中考選學校的時候,他們家就已經為選哪個學校操心了,兒子的中考成績,可以上四大名校中的文科類最好學校,可教授為難地說:“文科生出來找工作難,這可是經驗之談呀,教授認為:學文必須走官途,可是我們家兩個文弱書生,沒後門,沒靠山,將來兒子隻有靠本事吃飯,還是學理科或工科吧。”

定下大原則,在高一的時候,兒子毫不猶豫的選了物生。

這會兒,玉芬兩個孩子,怎麼辦呢?男孩子定下出國,可以暫不考慮,女兒選什麼呢?女孩子學文,當個文秘或教師挺好的呀,可是女兒卻喜歡物化專業,也學得比較好,那就聽女兒的唄。當母親的卻認為女兒學理科,去和男生競爭,不管是現在考試還是將來就業,壓力都蠻大,有點舍不得。

結果三個人說了一下午,喝了,吃了,最終還是沒定下來,玉芬無可奈何地說:“再回家和女兒、和老公商量吧。”

其實三個人相聚在一起,七扯八拉地說了不少,該說的正事,也就那麼兩句。

他們談工作,談同事,談房子,談健身……

後來,都因為家有學子,三個人相會不到三小時,各自忙著回家燒飯燒菜了。當然約定好,有時間就聚!

玉芬回到家,從菜場急急忙忙的順帶了幾個菜,平時都是他那個老公忙兩個孩子的一切,雙休日,她老公回公婆家照顧兩位老人了,她自己利用雙休日,親力親為,給兩個孩子做飯菜,玉芬要強,除平時工作三班倒,她還兼職一家醫藥公司的代理,當然是偷偷地。

玉芬家姐弟五個,家境一直不太好,她做為老大姐,貼父母,貼唯一的弟弟,妹妹們也都在她的關心之內。

玉芬找對象時,就決定找個家庭條件稍好些的,當單位同事在為別的姑娘介紹時,人家嫌棄男孩子個子矮,玉芬也有167的樣子,男孩165,她聽見了,覺得人家父母有很好的工作單位,男孩隻有一個姐姐也出嫁了,玉芬覺得不錯,就答應見見。

男孩就是玉芬現在的老公,她老公娶了玉芬,心滿意足,他就想找個高個的,沒想到,找了個高個的,玉芬還為他生了一對龍鳳胎,把個婆家高興地逢人就說:“撿了個好媳婦!”

但玉芬總覺得心有不甘,20多年過去了,孩子都已經上高中,她認為如果不是家庭原因,憑借她的相貌和能力,是不會找這個矮個的。

雖然覺得生活有點委屈自己,但日子還是要繼續往下過,玉芬老公幾十年來也感覺到老婆的不對勁,他不做聲,默默地做著家裏的大小活計。再說玉芬也是真能幹,工作上八麵玲瓏,做的兼職業務也很好,家裏雖然不要玉芬的一分錢,也知道她貼了農村爸媽,都不說,隻要她的心在家裏就行。年齡大了,她也折騰不到哪裏去。

晚飯的時候,玉芬看著她的一對兒女,想想自己雖然在精力上,有時候有點力不從心,但看到他們就很開心,玉芬知道他們兩個是她前進力量。就像太陽月亮的光芒,始終照耀著自己,兒子叫陽陽,女兒叫亮亮就是這個意思。

女兒亮亮問她:“媽媽今天獨見同學,那兩個阿姨是不是很漂亮?”玉芬說:“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不能再說漂亮啦,得體是最重要的。”兒子在邊上,嗡聲嗡氣的說一句:“風韻猶存!”“哈哈哈哈……”娘幾個樂成一團。

吃完之後,他們坐在沙發上,就開始討論選文選理的事,玉芬把馬阿姨家,讀高三的哥哥的事說了下,又把劉阿姨家姐姐讀藝校的事也說了,她女兒很懂事,知道她媽媽的擔心雖然有道理,但關鍵在於自己,最後女兒還說了:“我再問問班主任老師,讓他也給我一些建議。”女兒真是媽媽最貼心的。

兒子在一邊,笑眯眯地看著電視劇,一副樂遊樂遊的樣子,自從上了高中,兒子越來越不想學了,想法還奇怪,是不想在國內讀書了,而是想出國去讀,他的想法一出來,玉芬覺得他,不切實際,國內天天盯著都讀不好,國外象放鴨子的,還能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