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喬遷賀客(2 / 2)

想到這裏,齊屹站起身來,衝著石澤洋勸道:“古人有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咱們還是再等等!若過了半月,他那邊還沒有實質性進展,咱們再采取措施也不遲。總不能人家幹了一半,就把他召回來,我齊某沒有這樣做事的風格。”

他都這樣決定了,石澤洋也沒別的辦法,隻得怏怏告了退。

副將離開後,齊屹心裏還是有些不放心,忙遣人到定遠將軍,想把番蓮叫來。

誰知,派去的人回來稟報,說是在將軍府沒見到她的人。第二天,齊屹這才得知,番蓮早隨舒眉,搬到了位於紫禁城東側的南薰坊了。

舒眉的祖父沒出事之前,文家老小都住在那兒。此番文家父女回到北邊,就張羅著收回祖宅。

之前朝中事務太忙,小陛下事事手生,離不開文先生。是以,把搬遷之事延後了。此時,朝局初穩,又過了一個年節,文家父女自然要搬回祖屋居住。

後知後覺的齊屹,得到這一消息,忙命管家替他準備一份厚禮,同時也沒忘派人通知四弟齊峻。

文府的喬遷宴,挑在正月下旬。

許是考慮到,過不了多久,進京趕考參加恩科的士子們會陸續進京。到時京城內外會異常擁擠,文家這喬遷宴,在春客剛一請完,就排上了日程。

永和元年正月的最後一日,往南薰坊方向的主要幹道上,都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轎。

文家前幾代,作為大楚清流的領袖,在政壇可謂風頭無貳。即便經曆二十多年前的那場變故,也沒對這種名望有絲毫損害。加之後來文昭容在後宮翻身,誕下如今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將文家本就不弱的聲勢,推至了頂峰。

與這種聲勢不相上下的,是老牌公卿世家,並有擁立之功的寧國府齊家。

可是,隨著曦裕先生獨女文舒眉與寧國公的親弟齊峻的婚變,這原本可以左右朝堂巨大勢力,被無形地分割成了兩半。

且不說,齊峻如今另娶他人,讓這二者之間劍拔弩張,讓人津津樂道。就是齊文這一對前夫妻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讓京中八卦人士興奮不已。

這日,京中有頭有臉的人家,隻要跟文家能搭上關係的,都上門來道賀了。唯獨寧國府齊家的女眷,沒在文府的後花園露麵。

這讓愛好議論別人家長裏短的一些婦人,仿佛是找了新的話題,紛紛猜測寧國府婆媳現下在做什麼。

“我說,是沒臉麵再上門了吧!當初文家姑娘不明不白在火海裏失蹤,她連訃告都不發給親家……他們兩家還能走動,完全是看在那孩子的麵上……”一位約摸四十多歲,穿著一身棕色襖子的婦人,湊近她的同伴小聲議論道。

另一位點點頭,讚成她的說法:“我要是她,也沒臉麵上門。你是沒聽說,上次文家姑奶奶上門接兒子,那位鄭太夫人竟然提議,讓永嘉縣君跟秦氏不分大小……嘖,嘖,虧得她說得出口……”

“這有什麼?還有更離譜的事都有。聽說,原先,寧國公沒料到文家姑奶奶住回娘家的,他都向陛下提議,把寧國府隔壁的端王府,賜給縣君當府邸,沒想到被她一口謝拒了。”

中年婦人的話,立即引起她同伴們的興趣。

“這寧國公打的什麼主意?難不成,想讓四爺兩邊府裏跑,坐享齊人之福?”

“你算是猜對了!”抬頭掃了一眼不遠處的舒眉,中年婦人壓低聲音,對她同伴說起這裏麵的來龍去脈,“聽秦家嫂子私下跟我透露,說齊四郎一直不肯放開他前麵的媳婦。後來,寧國公為了解決這事,出麵替他弟弟解圍,決定不再續弦,讓他兩個弟妹都有正當名份。誰知,鄭太夫人不樂意……”

這個內幕一曝出,周圍的女眷紛紛議論開來,說什麼的都有。

“文家姑奶奶做的沒錯!她現在有地位、有兒子還有親人依靠,憑什麼回去受那惡婆婆的氣。要我說,幹脆改嫁算了,如果招一位縣馬,以她的品貌身世,肯定不少爭著搶著來……”

“這樣不好吧!到底已經有了孩子,大人是可以放下,孩子呢?繼父人再好,總歸隔了一層。況且在同座城裏,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要我說呢!兩邊都不好辦!秦氏如果沒生育還好,可她也有個兒子。據說,當初她之所以在宮中待產,是為了替齊四郎打掩護。不然,高賊哪那麼容易誅滅?她於朝廷也是有貢獻的。”

“就算她沒任何貢獻,以她身後的背景,齊家也不敢委屈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