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對自己的研究項目信心十足。他們相信隻要各方麵密切配合,一定能在今後的兩年之內,研製出能夠容納16個字節(相當於16個英文字母)數據的分子內存芯片。在這種內存芯片上,將布滿納米級的導線。每兩個導線相交的節點,就是一個分子“開關”。這些開關將決定芯片中的信息存儲量,並影響通信線路的速度。
研究量子電腦並不容易
大約到2030年,每個人桌上的電腦主機不會再使用芯片與半導體,而是充滿液體。而這正是新一代量子電腦的奇特造型。
也許你已經知道,量子電腦應用的不再是現實世界裏的物理定律,而是玄妙的量子原理。它的運算速度可能比目前個人電腦的奔騰Ⅲ芯片快10億倍,可以在二瞬間搜尋整個國際網絡,也可以輕易破解任何安全密碼。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一切絕非科幻小說。與傳統電腦不同的是,量子電腦將以原子而非芯片進行運算。第一台量子電腦可能會是個粗糙、昂貴、隻能用一次的科學實驗品,但2001年以來的各種實驗結果顯示,這項科學理論的確管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英國牛津大學是量子電腦研究的先驅,IBM與惠普電腦公司也不落人後。對量子電腦的驚人性能感到擔憂的美國政府,更是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不計成本地設立了量子電腦研究基地。
要讓原子乖乖地為人類服務這個難題,無論是在理論上,坯是在實踐上,都對科學家發出了嚴峻挑戰。因為量子世界是個超乎常理的環境,我們可能永遠也猜不出它的“謎底”。量子電腦也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它能夠設想無限多個宇宙並列的場麵,並由此“算出”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而這意味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通過量子電腦計算得到的,很可能是不同的答案。
量子電腦專家班奈特說,量子電腦的基礎,恰恰就是這些怪異的觀念。因此,單是創造一個類似量子世界的環境,讓原子照常進行計算並提供答案,就足以讓科學家傷透腦筋。也許還要好幾十年,量子電腦才會出現在我們的書桌上。
其實科學家早已注意到,原子是個天然的計算機。它會旋轉,而且很有規律,方向不是朝上就是朝下,這正好與數字科技的“0”與“1”吻合。但原子有一個怪異的特性:一個原子,可以在同一時間向上並向下旋轉,直到你用電子顯微鏡或其他工具測量它,才會迫使它選擇一個固定方向。這既是原子的特異功能,也是量子電腦強大力量的來源。
既然原子可以同時向上並向下旋轉,它就不能被視為單一的“位元”。科學家稱之為“準位元”,就是出於這個原因。這意味著,如果把一群原子聚在一起,它們不會像今天的電腦那樣,按照程序進行線性運算,而是同時進行所有可能的運算。這種運算方式的直接好處是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成指數地加快了。
隻要40個原子一起計算,其性能就相當於今天的一部超級電腦。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包含全球電話號碼的資料庫,要從中尋找一個我們需要的特定號碼,現在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大約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任務,而一台量子電腦隻需27分鍾。
但是,答案那麼多,速度那麼快,我們怎麼取回想要的計算結果呢?前麵說過,對原子進行測量可以迫使它選擇旋轉方向,因此科學家隻要測量這些“準位元”,就可以逼迫它們說出答案。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與mM公司的科學家,終於通過特定方式,做出了原始的量子電腦。雖然它看上去和一個烤麵包機沒有多大差別,但功能卻比烤麵包機高明多了。這個實驗性質的量子電腦,具有兩個“準位元”的計算能力。也就是說,它的威力等於兩個原子同時進行運算。目前,科學家們正在朝三個“準位元”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