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論道(1 / 2)

第十五章論道

沒多久,陳宮、賈詡及各位將領集中了議事廳,陳宮拿著呂布留下的信眉頭緊鎖,看到人來滿,陳宮出列到中央道:“諸位同僚,主公於昨晚出城了。”

各位將領都嚇得不輕,怎麼也想不到,呂布在這個時候會走,他去哪裏?高順忍不住道:“公台先生,主公可留下什麼信物?”

陳宮轉身在桌子上拿了一卷竹簡大聲道:“諸位,主公留了一封信給大家,且聽我念來。”陳宮潤了潤嗓子道:“布與諸位名為君臣,實為兄弟也,布有諸位,心裏甚慰,且每懷感激,君等國之棟梁,然大亂之勢,使其屈就與吾,受其苦難,常折其體膚,布愧之,創業難多,血淚往日而還。”

說著陳宮頓了頓,淚水濕潤了眼眶,繼續道:“布定痛定思痛,試悟出救國之道理,事之萬物,漢之製皆未變,為何百姓如此受其苦難?其根源是為何?布非出走,乃閉關悟其理也,君等不必擔心。”

陳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這是主公的信麼?可還是繼續道:“吾現將壽春諸事安排如下,君等當如實執行之,壽春之政,皆由政府內閣與軍事內閣組成,軍事內閣接受政府內閣的調派,政府內閣由陳宮領銜,成員如下:賈詡、楊瑞龍、諸葛瑾、張邈,軍事內閣由高順領銜,成員如下:張遼、張繡、太史慈、賈詡、魏續、藏霸。吾現將分工如下:陳宮為監察史,檢查全部政軍官員,督察政軍執行。

賈詡為軍政最高參謀,為壽春軍政出謀劃策,高順為全軍統帥並提領陷陣營,負責日常的軍事活動,訓練,防禦,招兵等。張遼為副統帥提領並州鐵騎,全力協助高順。太史慈為赤血軍團統帥,魏續副之,藏霸為鐵壁軍團統帥侯成副之,張繡為西涼鐵騎統帥,胡車兒、徐諸副之,另外令徐盛組建水軍,宋憲副之…………”

摩陀嶺(現在的琅琊山,以下稱琅琊山),滁州琅琊區與南譙區交界處,與滁州城山城一體。此處丘壑林泉,蔚然深秀,此山不險,卻清幽淡雅,層巒起伏,溝穀深邃,溪流潺湲,呂布一身黑色儒衫,牽著一匹黑馬蕩於青山碧水間,此時太陽才無力露出個頭,少許陽關穿透如紗白霧,呂布閉上眼睛,輕輕的呼吸著微涼的空氣,似乎在享受這一切…………

呂布出來已經一個月了,他走了許多地方,失去親人的痛楚慢慢得到好轉,真正體會到了,亂世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的真理,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呂布走上一個山峰,把馬放一平坦處,吃著鮮嫩的草芽,這裏的山路崎嶇,人跡罕至,到這個諸侯為了爭權奪勢百姓為生活而掙紮的時代。估計沒有人像呂布這般,穿越而來的他,不能像劉備那樣,女人如衣服,衣服破了還可補,可是真的能補嗎?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呂布找到一處平坦的石塊,在一大樹下,張開嘴做了個深呼吸,然後打坐於平石之上,傾聽著大自然的聲音,鳥叫聲、流水聲、風聲、聲聲逃不過他耳……

良久,呂布慢慢的睜開了眼,這一睜呂布的臉色大變!不敢相信的樣子,隻見他打坐的對麵隻見一白衣白袍的白胡子老頭,在笑笑的打探著他,這老者是誰?難道是神仙?

呂布對自己的耳力是相當自信的,這老頭居然能無聲無息的在離呂布不足三尺的地方安然打坐,這人絕對不簡單!難道這人是修道之人?

呂布連忙起身道:“這位前輩,在下路過此地,無心打擾,還望前輩見諒。”

那老頭笑笑:“壯士此言差異,此山並非貧道所有,何來打擾之說?”

貧道?那麼這人就是道家的,道家的人一向深居簡出,而這人又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這麼靠近呂布,看來其修為必然不淺。

呂布恭敬道:“前輩修為高深,在下敬佩,他日必當升仙。”

那老頭啞然失笑,哈哈的笑著道:“升仙之說乃謬言也,壯士且莫相信。”呂布摸不著頭腦了,後世那些電影裏那些修道的都不是為了成仙麼?難道出錯了?

呂布問道:“聽前輩乃是道家之人,道家不修仙,那修什麼?”那老頭哈哈大笑,起身道:“壯士,誰說我們道家是修仙的?”

呂布也不知道這麼說,總不能說是在電影裏看到吧?老頭看了看他,嗬嗬笑道:“你我今日相遇就是有緣,老道好久沒跟外界接觸了,來,今天我們且來論道。”

呂布被他拉著坐下,呂布居然沒有絲毫反抗的力氣,心裏驚駭不已,不過這老道確實沒什麼敵意,就暫且聽他說些什麼吧。

那老頭哈哈拉著呂布坐下問他道:“壯士,你知道什麼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