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驚訝地張了張嘴,隨即怒目而視翟封荼,這個人,果然叛了!
翟封荼也隻能硬著頭皮迎著公孫尨的目光走過,然後目送公孫尨在一些趙兵的押送下,乘坐安車第一個出了大營。
“將軍,此人要去做什麼?”翟封荼故作隨意地問道。
無恤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我父親欣賞公孫尨的忠勇,決定放他回去,順便給範吉射下一封戰書。不過等他到達敵軍大營時,我軍已經兵臨營前,留給範、中行氏的時間,可不多了。”
翟封荼暗罵不好,這樣一來,他的後路相當於被封死,隻能死心塌地服侍趙無恤了。
也不知道中行伯聽聞自己降趙,還跟隨在趙無恤身邊後,會不會對營中白狄部眾生出耿介來……
想到這裏,他更是覺得自己徹底中了趙氏的套,不但自己遭殃,還得連累不少人,但事已至此,他隻能勉強笑道:“是啊,趙軍強盛,我看範、中行剩下的時間的確不多了……”
……
就在公孫尨前腳離開的同時,趙軍也在進行最後一項戰前儀式,他們開始了每次大戰前例行的卜算。
春秋時代的“軍禮”包括了交戰的規則,雖然那些規則現在已經分崩離析,沒多少人遵守。此外也包括祭祀禮,這種儀式卻一直流傳後世,戰前進行占卜,祈求神靈保佑戰勝,是用來堅定將士的必勝信念。
所以春秋時期,諸侯在發動戰爭之前,大多要占卜。
就趙無恤所知,最著名的,莫過於秦晉韓原之戰前,秦穆公占卜決疑,卜官徒父卜之,得《蠱卦》,卜辭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蠱》之狐,必其君。吉也,三敗晉師,必獲其君。”
果然,在韓原之戰中,晉師三戰三敗,晉惠公也被俘。
而到了晉楚鄢陵之戰時,晉厲公為此占卜,史官得《複卦》,卜辭曰:“南國窘,射其元王中其一目”。果然,在此戰中,楚師大敗,楚共王被射中一目。
這都是正麵的例子,雖然有的聽上去太過玄幻,其真假趙無恤不得而知。如今,博學的趙氏家臣周舍,自然是主持占卜儀式的不二人選。
趙鞅讓陽虎一同登壇協助占卜,當周舍得出占卜結果,喃喃張嘴說了一句話後,化名“烏有先生”的陽虎微微一怔,隻可惜他戴著麵具,旁人不知道他的表情。
但隨即,陽虎便將占卜的結果接過,手捏成拳,對趙鞅父子說道:“此戰大吉!”
隨即他又朝所有人大聲宣布:“此戰大吉,戰則必勝!範、中行當滅,趙氏當興!”
歡呼聲響起,那些信這個的軍吏和士卒安下心來,對有的人來說,這區區一句話比任何激勵和誓師更要管用。
趙鞅正式下令,出營,朝著北方開拔!
為避免中行氏提早發現,他們也沒有舉火。各部出營的先後順序以及中軍、兩翼等各個陣地的組成部分在昨夜的軍議時就定下了,趙無恤的武卒是前鋒。
趙無恤騎行到了陽虎身邊,輕聲問道:“先生,真的是大吉麼?”
陽虎看著趙無恤的眼睛:“是吉是凶重要?我縱使說出來,君子信麼?”
無恤微微一笑:“不信,聊勝於無的心理安慰而已……”
占卜到底是吉是凶他無所謂,隻要將正確的結果宣布,讓迷信的士卒放心就行了。
作為全軍的前鋒,趙無恤帶著翟封荼等人縱馬向前走去,也不回頭,隻是對身後陽虎道:“我相信的是,趙氏之命,由我父子,不由龜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