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寅頷首道:“你說的不錯,中行與白狄的關係,密不可分,此次伐趙更是要齊心。這就如同捕鹿,中行抓住它的角,狄人拖住它的後腿,才能協力把它掀倒,你不必憂心,大戰在即,我還得仰仗汝等盡力,豈能隨意懷疑?”
話雖如此,但小王桃甲下去後,中行寅又滿腹狐疑地看著高強:“真的還能信賴白狄麼?”
高強道:“狄人其實也並非鐵板一塊,一些部落之間有姻親,另一些部落裏則有仇怨。小王部還是可以信賴的,他們是中行氏得以統治肥縣的助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和翟部有世仇!”
他又強調道:“小王桃甲不是來表明清白,聲稱狄人忠誠不變嗎麼?不如順水推舟,讓他帶著白狄步卒為先鋒,先與趙氏精兵交戰一番,以證忠心!作為嘉獎,可以許諾他事後能吞並翟部!”
……
“將軍,敵軍派出前鋒來接戰了,約有三四千人,以步卒為主,夾雜著一些車騎!”
完成擾亂敵人軍心陣腳的人物侯,翟封荼跟再度被趙無恤喚到身邊,讓他指出來者為哪一部。
翟封荼在馬上直起身子,眺望片刻後道:“來的應該是小王部!”
“小王部?也是狄人麼?”
“然,中行氏統治的東陽之地,一共有三部,翟部在鼓縣,小王部在肥縣,析部在大陸澤一帶。”
“各部間的關係如何?”
“小王部與我翟部有仇,與析部友善,其族長名為小王桃甲,對中行氏最為死心塌地,這次被中行寅征召的白狄中,以他們人數最多,共有一師徒卒,而我翟部和析部,則各有半師。”
“你有狄騎數百,大多隨你歸降於我,如此說來,在中行軍中,還有一千翟部的兵卒?”
“正是如此!”
翟封荼指著剛才他出去勸降時,中行大軍中產生混亂的地方道:“可惜被分割為數部,被範、中行的老卒夾在中間,暫時無法策應……”他同時悲戚地想道,因為自己降趙的緣故,此戰若是中行獲勝,自己的部落肯定會遭到嚴厲的懲罰,或許會被小王部吞並也說不準。
“無妨。”趙無恤笑道,亂中行氏軍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林莽之間,我不指望他們一開始就起到作用。能成為敵軍中的不穩定因素,需要敵人分出精力監視就夠了,如此一來,二卿的兵力優勢幾乎就被抵消了……”
無恤心中則想道:“通過翟封荼,我也算弄明白這些狄人的性情了,他們無親而貪,就跟中山裏的狼一樣。被中行馴服後,野性卻未消,若中行強勢,他們就是乖巧的家犬,若中行失勢,他們就會對原先的主人亮出牙齒來……”
猜疑一旦產生,就無法消失,隻希望這一次,能將中行氏在這裏擊垮!讓他們虛弱到連手下的忠犬也會反咬一口的程度!
小王部的狄兵出動了,而趙鞅的中軍占據了一處小丘,將旗揮動,戰鼓擂響,趙無恤所在的“前拒”也聞令而動。
武卒邁步前行,而數百騎兵則齊齊上馬緩行,保護側翼。行出陣外後,趙無恤拔劍前指,穆夏、虞喜等中層軍吏麾旗為先驅,數千步騎挺矛持刃在手,盡皆鼓噪,疾行向前,不動如山,其疾如風。雖為先發,獨對敵眾,卻人人唯恐落後。
他們,將掀開這場決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