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有三層,階梯一共九九八十一及,由艾葉青石鋪建而成,白玉石的柱欄,繞著圜丘,每層壇麵分內外圈,鋪扇麵形石塊九圈,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展,其餘種種都用九的倍數,以象征天數。
天壇的最外圍,旌旗招展。燕頷虎頭,魁梧雄健,椎髻戴冠的羽林侍衛們操弓執矛,守衛其間。趙氏的宗親、大臣,將吏,乃至於諸侯屬國、封君、蠻夷使者,都穿著莊重的禮服,簇擁成一大更大的圈,眼巴巴地看著天壇上的一切嗎,氣氛顯得有些凝滯和壓抑,但其下卻掩藏著淡淡的興奮。
天壇第一層,是放置著代表九州江山的九個大鼎,在豫州洛陽呆了數百年後,他們終於又回到了殷墟、夏墟所在的冀州之地……
第二層,是放置祭祀所用的酒器的地方,用赤帟陰羽裝飾,熊章便止步於此,忍氣吞聲地任由公西華擺布,捧著苞茅進行縮酒儀式。
名為縮酒,其實他隻需要比劃一下,剩下的事情自然有趙無恤安排好的人來完成。這幾天,熊章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想偷偷下毒都沒機會……
好不容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後,熊章終於可以退到一邊了。
這時候,今日這場大戲的主角和配角終於來了,一回頭,熊章在台階上見到了一個比他還倒黴的角色:周的末代天子。
……
自從四年前周敬王死,周的太子也被貶後,周被分割為東周君、西周君的領地,劉、單二君賣國求榮,唯趙無恤馬首是瞻。新繼位的天子完全是一個傀儡,熊章甚至都記不清他的名字,也無人關心這點。
末代周天子的命運,從他被扶持繼位時,就已經注定了:他就是為今日陪趙無恤完成天命更易的儀式而存在的!
今日,這個年紀跟熊章相仿的年輕人麵色戚戚,冠冕上沒有垂珠,朝服八彩色,腰間插著大圭,和當年周成王岐陽之會的打扮一樣,氣度卻不複當年。他戰兢兢地登上天壇的第三層,在生硬的地麵上跪了下來,開始向昊天上帝訴說”周德已盡“這個事實。
“昔文王受命,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並建母弟,以蕃屏周。然至於夷王、厲王,國勢衰微,諸侯幹政。後雖有宣王中興,然成康之治不可複返,驪山之難,幽王殞命,幸賴諸侯之力,平王東遷洛邑,然世道已處於無序狀態。自此之後,王失天下,天下失王,周不能護佑中國,南蠻與北狄交侵,中國不絕若線,而後諸侯力爭,伯主迭興,周亦不能製。子朝之亂,周室鼠鬥,混亂不堪……王位傳到予小子身上,每況愈下。昊天在上,周德已盡,不能安天下,九州瀕於顛覆崩潰,昊天上帝之子民,於水生火熱之中,咎待昊天降下新的明王來拯救……”
說完了他的台詞後,末代的周天子退到了一邊,他的目光,熊章的目光,天壇周圍所有人的目光,放到了今日主角的身上:
趙無恤的車駕已經停在天壇之下,六匹青馬,按照夏商周三代的禮製,用黑羽裝飾車蓋,鳧旌建於車上,儼然是天子的規格。
從車上下來後,煥然一新的趙無恤出現在所有人麵前。
他今日衣著鄭重,服大裘而冕冠,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即所謂的“十二紋章”,這是天子的服飾,各有其寓意。
腰佩楚國獻上的寶劍“太阿”,一步一步,似猛虎登山,趙無恤朝天壇頂層走去。
也是湊巧,昨天還是陰雨綿綿,今日新年吉日,天公作美,是一個湛藍的晴朗天氣,潔白的天壇圜丘在蒼天之眼注視下,顯得神聖而大氣!
趙無恤露出了一絲笑。
在這裏見證一個舊時代的終結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再合適不過!
……
在此之前,趙無恤也曾猶豫過,究竟要以何種方式,來終究周朝。
周天子的統治,已經如同枯朽數百年的枯木,他輕輕一彈指便能灰飛煙滅。但在手段上,還是得深思熟慮一番,趙無恤清楚,他現在的地位,好比始皇帝,做的任何決定,都是開中國先河的舉動,是後世人效仿的對象。
而中國古代易代鼎革不外乎征誅、禪讓兩種窠臼。傳說堯舜禹是禪讓,而商湯、周武則是征誅革命!
然而在仔細考究後,趙無恤卻發現,禪讓這玩意,根本就不靠譜。
夏商周三代之前,國家還未形成,所謂的堯舜禪讓大概就是部落聯盟中的軍事民主製。甚至於,許多諸侯國的史書都記載著,舜囚禁堯而奪其位,到晚年又被禹流放,這說明唐堯虞舜的更替,采用的依然是暴力手段。所謂的禪讓,隻是戰國墨家和儒家對古代的想象,到漢代時,經過漢儒的大力弘揚,堯舜禪讓才大為盛行。
所以,除非趙無恤想要為這種不靠譜的更替模式背書,否則擺在他麵前的,就隻有湯武革命一條路了……
討周主之罪,覆周社稷,並而有之……聽起來挺不錯的,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雖然趙無恤出身嬴姓趙氏,乃是被周人所革的殷商重臣之後,但他跟一直主張,要當年殷商所受災難還之於周人後裔的南子不同,對替前朝複仇沒什麼興趣。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這是來自孔子的預言,他說的很對,你不得不承認,周,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後世幾千年裏中國的製度、文化,基本是周代的延續,甚至連華夏,也是在周的“夏君夷民”分封殖民製度下才定型的。
周製傳於晉,晉製傳於趙,雖然趙無恤號稱吸納三代製度加以損益,但大多數還是周製的模板。他今日大可以盛氣淩人,砍了周天子的腦袋,懸在旗幟上,顛覆他們的文化,把周文王周武王從神壇上拉下來踩上一萬腳。
但他卻說不準,幾百年、千年之後,倘若趙氏德盡,天下板蕩,被人取而代之,他的子孫會不會也遭到這樣的非難和清算?
在孔子眼裏,趙無恤是一個毀滅者,他摧毀了舊的秩序,但他不是神,沒辦法將一切都推倒重來,而必須在舊王朝的基礎上,修建一個新的高樓。
這也是中國曆史源遠流長,卻一直能保持核心傳遞下去的原因。
夏商周,都是華夏曆史的一部分,是繼承曆史,加以揚棄,還是為了一時的猖狂而清算複仇,讓華夏再度陷入一族一姓的私心血仇裏?上演一次又一次推翻舊朝後毀天滅地的文化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