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世紀,著名的德國自然科學家亞曆山大·馮·洪德堡,來到了位於非洲西北岸、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
在那裏,洪德堡看見了一棵被風刮倒的大樹。這棵大樹樹高約15米,主幹的直徑將近5米。大風將它從離地3米處吹折,吹折處的直徑超過了1米。
看到如此好的一棵大樹被風吹倒,洪德堡心中大呼可惜。不過,他又想:這是一個好機會,何不乘此機會測量一下年輪的數目,看看它到底活了多少年。
可是,樹幹的內部已經被蛀空了,根本無法研究這棵大樹的準確年齡。他隻好數了一下樹幹外圈的年輪。嘿,還真不少!竟有2000多圈。加上蛀去部分的年輪,洪德堡估計,大樹的年輪約有8000多圈,換句話說,它已經活了8000多年!
這棵大樹就是赫赫有名的龍血樹,一種屬於單子葉百合科的常綠喬木。在一般情況下,龍血樹可長到20米高,它的主幹的直徑常超過1米。為什麼普通的單子葉植物,比如玉米、小麥等植物,莖幹不能無限製加粗,而龍血樹卻能不斷長粗呢?原來,這是因為龍血樹莖裏的薄壁細胞終生都能分裂,莖的直徑因此就逐年增加。
龍血樹的形體非常美觀,它樹形婀娜,呈“Y”型。葉略帶白色,似根根小劍倒插在枝條的頂端。全世界共有150多種龍血樹,它們全都生活在熱帶森林中。
龍血樹因能分泌紫紅色樹脂而得名,這種樹脂俗稱“血竭”,有異香,可止血,也可治療跌打損傷。正因為“血竭”有如此大的藥用價值,所以我國的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龍血樹。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2年,我國植物學家終於在雲南西雙版納的石灰岩上,發現了大片的野生龍血樹。從此,依賴進口“血竭”治病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龍血樹是樹中的“壽星”。因為在植物界中能活到8000多歲的除了龍血樹,實在找不出第二種樹。但最近有消息傳出,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山中,有人發現了已經生活了15000年的一種蘇鐵科植物。是真是假,還有待進一步的查證。